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双碳驱动下钢铁行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1-09-23 10:392060网络

1、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标志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五个省市率先开始试点交易。2014年,重庆、湖北试点碳市场开始交易。2016年,福建省也加入试点碳市场行列。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陆续启动交易,市场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达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很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低碳发展的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

  伴随碳市场地方试点的初步建立,生态环境部相继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等相关文件。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此外,全国各试点市场也陆续发布地方政策,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等。这些文件通过政策、法律体系的建立保障了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并对排放控制目标、配额分配方法、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加以规定,使碳交易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

  为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了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从试点到全国统一开市,这是我国碳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定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下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将增加传统产业碳排放成本,促使其不断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投资降低碳排放。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根据生态环境部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2、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为促进“双碳”目标在钢铁行业的落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并已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基本明确了行业的达峰路径,并明确提出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迫切需要通过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量,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碳市场虽然对控排企业增加了碳排放的政策约束和减碳成本,但作为直接管控企业碳排放的政策,也为企业增加了新的资产,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实现更灵活的低碳转型方式。因此,碳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升级发展的机遇。

  从挑战来看,首先,钢铁行业面临规范化的挑战。根据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定,控排企业每月需要上报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数据,每年要上报上一年度排放量数据并接受第三方核查,在核查后要向政府清缴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量相等的配额,对企业在合规性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钢铁行业面临经营的挑战。我国钢铁行业在经过“十三五”时期化解过剩产能的改革,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但随即又面临超低排放改造,未来增加碳市场带来的履约成本或减排成本,钢铁企业的成本与收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成本而言,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应对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工作,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如不能控制在配额排放量以下,企业也将面临履约成本。随着国家碳排放控制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的履约成本将不断增加。据估算,欧盟燃煤电厂购买碳配额成本已占总成本的30%-40%,钢铁企业也将面临履约成本不断升高的可能性。再次,钢铁行业碳市场配额和相关标准尚未明确。各钢铁企业工艺路线不同、产品不同,生产条件不同,要真正做好碳交易工作,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准备,特别是进行相关标准的统一和完善。同时,配额的制定若参考行业单工序比较先进的指标,对装备及运行成本考虑更多的民营企业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压力。

  从机遇来看,在全球低碳转型的浪潮下,钢铁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碳市场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机遇。首先,碳市场通过赋予碳排放量一定的价格,为企业带来了灵活的履约方式,对减排成本高的企业而言,能够通过市场交易,低成本实现履约,为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其次,除了推动企业减排外,政府分配至企业的碳配额作为企业一项资产,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利。企业通过期货、期权、置换、回购、质押等金融手段,不仅能够在碳市场实现套期保值、锁定风险,更能为企业提供额外的融资工具,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再次,碳交易将推动环保炼钢技术发展。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其中,以铁矿石和焦炭作为主要原料的高炉钢约占90%,纯电炉钢仅占10%。这一数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测算,生产1吨高炉钢需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而生产1吨纯电炉排放约600千克二氧化碳,碳排放差量约为2/3。因此,理论上使用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具有显著减排优势。另外,氢能炼钢和碳捕捉也是低碳炼铁的技术发展方向。由于电解制氢成本较高,目前氢基炼铁尚未成熟到可以大规模投产的水平。碳捕集和储存技术中,如何成功、安全、长期地封存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尚待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多家钢铁企业正在积极发展氢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

3、未来发展的建议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开启碳排放环评试点,涉及钢铁行业。这一工作有助于为钢铁行业进一步碳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面对即将到来的碳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开展以下工作,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通过碳市场这一重要政策工具,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一是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支持碳管理工作。从制度和战略层面开展碳管理工作,建立低碳发展领导小组,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碳市场相关人才,能够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工作部署,对企业系统的低碳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二是开展碳数据信息化建设。针对碳交易市场中多元化的数据要求,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梳理碳排放数据统计口径,对企业历史年份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并针对数据采集、核算统计等进行全链条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给企业减少管理成本。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对碳交易政策进行实时追踪,对市场变化进行有效分析,支持企业制定交易策略,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开展碳资产管理及开发。如果简单按照国家履约要求,忽视碳金融的作用,可能增加巨额履约成本,将“资产”变为“负债”,成为低碳发展中的绊脚石。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碳资产情况,积极使用减排信用降低履约成本,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碳资产,助力节能降碳项目的实施。

  四是构建长期低碳战略。在碳市场的背景下,企业应当重视低碳战略的建设和实施,在制定未来的投资计划和制定降碳措施时,需要将碳价纳入量化分析的范围,以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根据碳价对企业影响,企业可以设置合理的减碳目标和长期减排措施,指导其长期低碳转型。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强化全行业的节能意识,鼓励节能技术、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注重科技创新,对氢冶炼工艺、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推广,加快建设绿色物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和形成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机制。转变依靠产品规模取胜的传统发展方式,优化各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做强高附加值产品,以科技提升品质,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中钢协宣传委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呼吁——凝聚合力 讲好中国钢铁故事
11月1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宣传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在西昌召开。会议总结了钢协宣传委近期工作,交流研讨下一步加强

0评论2024-11-158

夏农:目前行业正处于从增量向存量调整的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且漫长的过程
11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一行来梅钢调研,了解梅钢产品产线、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绿色低碳、智慧制造等情况,听取

0评论2024-11-1225

2024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 PPI环比降幅明显收窄
2024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 PPI环比降幅明显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国家

0评论2024-11-1126

章建华:深化改革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

0评论2024-11-0550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制造业PMI升至临界点以上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景气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4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2024年10月

0评论2024-10-3168

夏农:推动转型提质,加快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钢铁行业当前形势低迷,但我们坚信我国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会改变。这种信心主要来源于3方面:国民经济发

0评论2024-10-3064

国家统计局: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高技术制造业凸显发展韧性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高技术制造业凸显发展韧性——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受多重因

0评论2024-10-2867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如何研判四季度经济走势?一揽子增量政策如何持续发力?还有哪些重大改革举措将要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2日接受新华社

0评论2024-10-2379

国家外汇局回应前三季度外汇市场热点问题
2024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趋向均衡,外汇市场呈现较强韧性,市场预期和交易总体理性有序,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

0评论2024-10-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