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期货部经理亓建峰接受了笔者采访,针对年内市场供给走势进行了分析。
受采暖季、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环保限产政策影响,今年第1季度全国累计生产粗钢2.43亿吨,同比下降10.5%,累计日产粗钢270万吨,比去年第4季度增长9.7%,呈现逐月增长的态势。从近10年来我国第1季度粗钢产量数据来看,今年第1季度粗钢产量为10年来第3次出现同比下降,但降幅是10年来最大的。
从具体省份来看,今年第1季度,我国9个省份粗钢产量同比降幅超过10%,分别为:河北下降24.77%,山东下降17.46%,河南下降17.51%,云南下降12.49%,天津下降22.97%,吉林下降10.81%,上海下降28.25%,新疆下降15.16%,重庆下降18.37%。其中,粗钢产量同比降幅较大的河北、天津、河南、山东、吉林等地区是今年第1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区域,当地多数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导致整体粗钢产量下降的一大因素。
进入第2季度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叠加需求释放,粗钢产量有回升的可能,第2季度粗钢日均产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左右的水平。
此外,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研究部署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提出将重点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粗钢产量,以及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后期,钢铁企业在压产任务相对轻松的前提下,将围绕“双碳”目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这有利于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一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微发布了题为《主动调整生产强度保持行业平稳运行》的文章,指出2021年钢铁行业通过实施产能、产量“双控”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调整生产强度,实现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近3000万吨,保持了市场供需的基本平衡和钢材价格的基本稳定,维护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全行业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压减粗钢产量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适时调整钢铁生产强度,建立市场供需平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钢铁行业保障总量供给已不是问题,钢铁企业要在如何提高供给质量、品种质量上下功夫。在钢铁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只要能够紧盯市场需求,合理运用产能,钢铁企业同样能实现新的供需平衡,这是保持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长久之策。
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方针的指导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并及时落地,助推经济稳中向好。短期内,受疫情反复、供应稳定、需求缓慢释放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将继续处于震荡调整阶段。随着下游用钢企业需求加快释放,钢材价格有望在5月底、6月初开启震荡走强趋势,预计今年下半年钢市行情总体好于今年上半年。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