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智库研究员张再杰: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只要持续用好各项政策措施,2023年经济运行一定能够总体回升、持续向好。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疫情倒逼一批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产业更替,要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物流配送、医疗产业、教育领域、工业制造等行业变革提供技术保障,鼓励企业技术革新,扩大绿色食品、药品、卫生用品、健身器材的生产。同时,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从消费端来看,当前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的消费,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特别是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因城施策、因企施策、因人施策,千方百计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切实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动力源来看,当前我们正在走出疫情冲击,也正在为经济复苏做必要的能量积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用好用足改革关键一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基层将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目的是让各种经济要素流动起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基本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各种方式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抢订单,通过减税缓税和各种补贴等方式为企业纾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就能保住市场主体,就能留住人心、守住信心。
从保民生来看,当前要顺应防控常态化要求,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防线,既要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也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确保满足大规模人口抗疫治疗需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尤其要做好农村老年人的防控和救治预案。(经济日报记者 李彦臻整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
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六项重点任务之首。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还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有力保障。在国内需求中消费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投资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与投资相比,消费直接受收入水平的制约,扩消费是当前的政策重点和难点。
扩消费的核心是促进收入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强消费能力,而增强消费能力的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增长存在重要的“长板效应”。经济中各产业的生产效率增长速度有很大差异,制造业是各行业劳动收入水平的“基准点”,而制造业恰恰是充分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在劳动收入方面是各行业的“长板”。也就是说只要制造业的劳动收入持续增长,其他各行业的收入水平都可以“水涨船高”,这就是收入增长的“长板效应”。当然,充分就业是发挥收入增长“长板效应”的前提条件。
当前,我国具有充分发挥收入增长“长板效应”的基础条件。一是实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二是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具有实现较充分就业的基础条件。真正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国内需求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收入增长的“长板效应”,更高效地促进收入普遍增长。
首先要着力促进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并带动劳动报酬同步增长。包括持续支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并通过促进兼并重组和引导低效率企业有序退出等方式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其次要着力扩大就业岗位,为发挥“长板效应”创造基础条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打破部分服务业仍然存在的进入门槛,充分拓展就业潜力,特别是大中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对服务业的就业创造和吸纳能力,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此外,还要继续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保障。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完善,化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整理)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一重要论述,既是重要的认识论,更是关键方法论,为纲举目张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的积累就谈不上质的飞跃,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和数量的辩证统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推动经济增速重回合理区间,才能为高质量发展积累足够的资源,才能有效应对经济运行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有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从更长远的发展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涉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方面面,完成好这些重点任务,需要稳健可持续的财力做保障,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技术等要素做支撑,从这个角度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题中应有之义。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齐升,对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难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真抓实干、科学施策,把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落地落细。
以政策合力有效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实践证明,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稳健的发展,稳健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信心。在稳定预期的过程中,各方面的政策合力不能缺位,要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政策“同心圆”。具体看,就是要把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切实转化为提振信心的具体举措,找准“堵点”和难点,着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效果不打折扣,让市场主体对政策执行有感受、对发展前景有期待。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转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务实举措。
以统筹之力有效培育经济发展动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当下的重点是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积极引导扩大有效投资。同时,抓住时间窗口,研究推动更多有助于提振消费的系列举措,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实现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能。最后,高度重视在发展中确保安全,促进发展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济日报记者 熊丽整理)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协同配合更好发挥政策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会议将稳增长上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23年要全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其中,提振信心和扩大内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抓手,这要求财政、货币、产业与其他监管政策协同发力。
一是不同政策的具体目标有差异,但从取向上必须摒弃部门思维,从大局着眼,保持政策信号的一致性,要有利于提振信心。具体而言,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助企纾困、通过支出扩大基建投资等;货币政策通过数量和价格手段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他市场监管政策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这些只是具体方式和目标的差异,其释放出的信号对经济社会的预期影响更大。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民营经济不正确的论调偶有出现,对共同富裕目标和实施路径产生了误读。因此,政策取向必须一致,避免合成谬误,避免市场主体预期混乱,要让市场主体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法治思维、契约思维有坚定信念。
二是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要协同配合,避免非经济政策的强化导致经济政策效果的弱化。高质量发展是多元目标的发展,包括经济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风险总体可控等。环境保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是必要的,从长期看有利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短期可能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权衡在短期尤其考验政策的配合。
三是财政和非财政政策要协同配合,尤其是财政和金融政策要协同配合,发挥出合力。近年来财政政策在助企纾困、抗击疫情、扩大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政策的出台可能产生相应的财政支出需求,尤其是下级政府贯彻执行时无形中增加了支出需求,导致区县政府“三保”压力加大。因此,非财政政策出台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对财政的压力,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发挥出最好效果。财政政策不能单打一,要做好财政与金融协同。一方面货币金融政策维护相对宽松的环境支持财政发债,另一方面结构性金融工具有利于发挥出财政的杠杆效应,积极支持重大项目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总需求。
综上,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不断上升,对政策的系统性思维、统筹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政策的协同配合、发挥合力就成为必然要求。(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整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
促进双循环迈上更高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现这一要求,既要按照高水平的国际循环标准提升国内循环水平,又要以国内循环为底盘和基础,加快塑造形成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不断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并迈上更高水平。
以高水平的国际循环标准提升国内循环水平,就是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制度型开放,按照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标准,提升国内循环水平,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实现内外贸同标准、同质量、同品质等。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时,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制度创新,不仅产业链的某环节要对标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包括原材料生产、半成品加工、运输、销售、研发等在内的产业链所有环节,所涉及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应按照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参与生产经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以“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参与国际循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产业不断发展,产业发展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国内循环条件不断完善,这也成为新时期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此,要以国内循环为底盘,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应充分发挥我国国内资源、产业链及其配套体系、超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等国内循环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坚持以国内循环为底盘和基础,不断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为未来参与国际循环赢得更大空间。能在国内循环中经受充分检验,必然能在国际循环中赢得新发展机会。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正在加速变化。为此,要逐步增强国内循环的可靠性,以国内循环的相对确定这一“不变”,对冲“万变”的国际环境,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并不断迈上更高水平,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整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
锚定方向统筹当前长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这是科学辩证地审视经济发展环境及趋势后作出的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决策,既要准确把握和及时应对短期波动影响的当前态势,又要全面系统地认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长远环境和客观规律,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彰显锐意进取的勇气和智慧,从而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统筹当前和长远,要始终坚持全面辩证的发展眼光,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方向,认清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效应进一步减弱,这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各项稳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各类市场主体的未来预期和发展信心得到大幅增强,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显著改善,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回升趋稳的上行轨道,经济运行态势有望总体好转。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利好因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节奏更加稳健;而从当前看,我们仍不能忽视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不确定不均衡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要把协调发展和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凝心聚力,以稳应变,既打好当前的“攻坚战”,更要打好长远的“持久战”,从容化解各种“灰犀牛”“黑天鹅”等矛盾挑战,确保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复杂形势和重大任务,关键要能抓住统筹当前和长远的战略基点。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以及底线思维,善于从战略全局高度出发,促进“六个统筹”之间的关联衔接,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在执行过程中,既要防止长远目标短期化,注重久久为功,不能急于求成;又要防止短期措施给长远计划带来反向冲击,把握好政策实施精准度,杜绝简单粗暴、用力过猛。要进一步强化预期管理在宏观决策中的重要性,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增强企业家和居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前行路上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