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该地18家钢企整合为3家!

   2023-07-05 新华日报99

6月19日,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3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上,新华指数全球城市研究团队解读“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公布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综合表现TOP20,徐州荣登榜首。

作为江苏唯一兼具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双重身份的城市,徐州近年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动产业、城市、生态转型,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表扬激励,资源型城市转型全面铺开美丽画卷。

产业集群积蓄发展新动能

新华指数全球城市研究团队从经济实力、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6个维度,对全国52个样本城市进行了对标分析。其中,徐州经济实力、动能转换、开放发展3个指标位列第一。

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认为,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起步早,走出的是一条始于工矿区塌陷地的特色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重视矿区农村文化重塑和经济振兴,逐步拓展到城市总体环境建设和主导产业转型的实践之路。

近年来,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18家钢企整合为3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1家焦化厂整合为3家综合性焦化企业,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222家化工企业压减至71家,24家燃煤电厂压减至15家。“十三五”期间,徐州的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4.5%、降幅全省第一,煤炭消耗减少1798万吨、占全省削减总量的38%,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4280万吨、下降约42.7%。

“腾笼”之后,徐州迎来产业发展新天地。2018年以来,徐州将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中,徐州又将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新增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徐州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并于今年成立10个工作专班,定目标、定节点、定责任,协同发力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建设。

徐工荣登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第三位,成为唯一连续三年跻身全球前三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1—4月,全市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0.4%和6.7%,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4%和12.2%,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3%、25.1%和13.0%。

作为“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既深入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徐州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再造、价值链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当前,徐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增长45.7%,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万家。

去年7月,国务院同意徐州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徐州相继出台《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4年)》《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22—2030年)》等短期、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布局构建“1+3+100”科创平台体系,深入实施高企“小升高”、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和“555”引才工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截至目前,徐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5年前提高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98家增至1421家,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

城市功能品质再上新台阶

在鼓楼区环城街道苏电公寓,在此居住了20多年的老住户侯志云欣喜地说:“居住环境好了,很多本来准备搬家的老年人决定留下养老!”近年来,该小区拆除违建1360余平方米,全面实施管线入地、雨污分流、公共绿化等综合提升改造工程。

过去5年,徐州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人居环境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该市累计投入2700亿元实施387项城建重点工程,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超8000万平方米,棚改总量全省第一,棚户区改造连续3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在全国创出棚改工作“徐州品牌”,获批住建部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徐州不断加强平台载体功能建设,建成区面积增至2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03万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加速显现。

今年“五一”假期,徐州地铁客流量创历史新高,“三线换乘”的地铁,已成为徐州构建内畅外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改善群众出行体验,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从未想到,深夜的地铁站依旧人潮如织。”从安徽宿州来徐旅游的刘女士兴奋地说,徐州的交通设施发达,坐地铁逛徐州,快捷又方便。

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徐州着力巩固枢纽优势,徐宿淮盐铁路、徐连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米”字形高铁开通6个方向、直达全国186个城市,形成高架快速路网、总里程102公里,内河航道1058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268公里,内畅外联立体化交通网络加速形成。

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徐州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水运集装箱开通至上海、连云港、武汉等方向班轮航线,吞吐量达20.2万标箱;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先后开通至韩国仁川、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等全货机航线;全面建成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实现建制村“村村通邮”;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省公交优先示范市,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市。

不断彰显的枢纽优势,为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了强劲支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被列入全年重点工作。

为此,徐州进一步明晰“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完善产业支撑、创新引领、枢纽联通、品质生活等功能,主动加强与各城市交流合作。

致力放大辐射优势,徐州完成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编制,与周边城市共建“1小时交通圈”,强化产业协作、生态治理、服务共享,引领带动区域加速崛起,目前合作领域拓展到52个,10市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外地居民占徐州三级医院住院病人比例、中心商圈消费比例、市区购房比例均超过三分之一。

从交通互通,到产业交融,再到如今的全方位融合,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徐州将以更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担负起中心城市责任,与周边城市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绿水青山谱写民生新篇章

初夏,贾汪区龙吟湖公园内车辆停放有序,游人或环湖赏景,或驻足拍照。龙吟湖是贾汪城区最大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总面积约4400亩。公园内,湖面波光粼粼,鹭鸟飞舞盘旋,远眺湖中龙吟桥,水桥相映,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省级试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之一,贾汪区共投资2亿元,在这里建设水系沟通、土地整理、水生态修复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让龙吟湖环境更加宜人。

自2010年起,贾汪区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地进行改造,通过以“挖深填浅、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对因采煤塌陷而被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成功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此后,该区相继实施月亮湖、解忧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各类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总面积9万余亩、再造耕地5万余亩、形成湿地景观1.18万亩。

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抚平“地球疮疤”,留下满城青绿。近年来,徐州在全国率先编制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创出两项生态修复徐州标准,治理采煤沉陷区28.64万亩,修复采石宕口202个,建成一批湿地和宕口公园,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54%和44%,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第一。

修复生态的同时,徐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今年5月,在第五届徐工国际客户节上,十大类近30款新能源产品集体展出。其重点推出的新能源产品XRE268油电混动旋挖钻机,不仅可满足各种复杂工况施工,而且整机噪声、排放、油耗大幅降低。目前,徐工新能源工程机械覆盖九大门类300多个型号。

不只是徐工,徐州各重点企业近年来在“双碳”赛道上不断发力。紧盯“十四五”期间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目标,徐州将主攻晶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氢能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目前,徐州汇聚了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华恒新能源等上百家新能源制造企业,硅材料、晶硅铸锭、切片产能稳居全球前列,先后获评“国家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曾经的“煤城”有了“光伏大市”新名片。

此外,徐州还在治气、治水、治土上下功夫,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1.47万家,过去5年,市区PM_2.5浓度降幅达38.3%,优良天数比率从56.7%提高到70.7%;对24个省考以上断面设立“断面长”,在全市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3.2%,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进击“万亿俱乐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总定位总要求,徐州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做好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