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剧透”稳经济增长系列举措

   2023-11-20 经济日报121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剧透”了一系列政策动向,涉及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综合性政策措施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表示,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各项准备工作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环比增长1.3%,较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10月以来,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如何发力巩固当前经济增长态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对此,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推动新增发1万亿元国债等已出台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着力做到“四个持续”,即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持续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岁末年初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其中,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方面,稳步恢复和扩大大宗消费,推动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大力推动在城市社区中嵌入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加快组织实施新增发1万亿元国债项目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滚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

在宏观政策方面,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确保明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持续做好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研究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也是政策发力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已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李超表示,自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局会同有关方面,重点开展了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经验交流和互鉴、加快研究谋划一批政策举措等三方面工作。

李超透露,民营经济发展局开展了未来一个时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大课题研究,研究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出台推动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等政策举措。

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努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持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研判、政策统筹、推动立法等各项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重大战略部署等相关领域工作;持续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等六大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沟通渠道,积极纾困解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

李超表示,中国欢迎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将一如既往为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提供良好投资环境和必要便利条件,并将推出更大力度引资政策。

“我们将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快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务实合作。”李超说。

与此同时,继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和优化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同时,持续推动修订或废止与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要求不一致的法规政策文件,在政府采购、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充分保障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待遇。

李超还表示,要加强重大外资项目保障,将会同各地方健全外资项目储备和服务机制,协同联动实行全流程服务;尽快推出第七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强要素支撑和政策支持,统筹协调解决涉及国家层面的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