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减粗钢产量是行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主动作为

   2021-08-10 中国冶金报429

7月28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会长办公会上,钢协规划发展部相关负责人针对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粗钢产量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对国家有关部门及钢协的相关工作情况、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减产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介绍,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配合有关部委做好去产能“回头看”和减产量工作

早在今年1月初,钢协就开始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并对减产量工作提出了不搞“一刀切”的具体建议。

在以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钢协积极配合做好钢铁严控新增产能、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各项政策的制定、修订工作。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发布后,钢协及时组织地方主管部门召开了宣传贯彻会。钢协研究梳理了举报平台上收集的100余条举报线索,并提供给检查组作为去产能“回头看”的重要检查内容,完成政策汇编和政策指导工作,组织和协助培训了50余位行业专家参加专项检查工作。

同时,钢协主动与会长、副会长单位沟通,征求部分钢铁企业的意见,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向会长单位等就有关问题进行通报和研讨。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提出了“三限、两不限”的政策建议,并多次将有关压减产量、进出口、加大国内资源开发力度等政策的建议向国家决策部门反馈,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重视和部分采纳。

减产任务需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各部委和行业专家组成了9个检查组,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现场检查,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在积极落实整改。”该负责人说。

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63亿吨,同比增加约6000万吨。在全年减产任务将集中在下半年完成的同时,下半年钢材供需的缺口还要通过大幅增加粗钢净进口、减少钢材出口等措施来弥补,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保证国内钢材价格平稳、在压减产量工作中“不报假数”和对企业公平是较大的挑战。“目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央企陆续开始落实减产相关工作,但从检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工作启动阶段,基层和企业对压减产量工作仍存在观望情绪。”该负责人透露,“目前,钢协正在组织研究下半年压减产量后需求、生产、进出口供需平衡的推演。”

加快研究确保公平公正压减产量的措施

当前,全行业高度关注压减产量工作,部分会员企业纷纷提出了避免“一刀切”、保证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优化钢铁限产政策、加强减产后的市场变化趋势研判等建议。

该负责人对下一步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产量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是有序推进压减产量工作朝着有利方向发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及压减产量工作是国家经过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有利于保持资源供需平衡。该负责人表示:“平衡得好,有利于降低铁矿石价格;平衡得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关键要全行业‘一盘棋’,避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当前,市场处于高位运行时的主动减产不同于2015年全行业亏损时的被动减产。综合下游行业下半年需求情况摸底,同时考虑到去年钢材需求前低后高,今年下半年钢铁需求可能会有所下降,压减产量也是全行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主动作为。该负责人建议,广大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精心安排、互相监督,及时反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密切关注铁矿石价格动向,确保钢材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二是钢铁企业要积极做好压减产量有关工作。首先,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新情况,按照减产要求合理安排调整设备利用和检修,以限铁产量为主达到限钢目的。其次,钢铁企业在压减产量的同时,要把减产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铁矿石市场预期和维持市场供需平稳。再次,钢铁企业要坚持降本增效,保持市场价格合理稳定,提高直销比例,防止炒作行为,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共同维护行业上下游平稳运行。最后,钢铁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国内需求上,进一步控制钢材出口,不再出口一般性产品,只保持少部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三是密切关注行业运行情况并及时提出建议。首先,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限产政策落实情况的指导,确保把限制违规产能、高污染产能、高能耗产能生产作为压减产量的重点;同时,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出台保持下游行业需求强度、需求节奏平衡稳定的措施。其次,钢协将加强调研,组织召开钢铁企业和下游行业座谈会,及时了解和研究压减产量的执行情况和预期效果。再次,积极研究确保压减产量公平公正的措施;按月分析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企业的“材钢比”变化,研判各地和企业粗钢实际产量的增减情况,减少弄虚作假行为发生,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适时组织抽查。最后,钢协将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布分析粗钢产量、钢材库存、钢材价格、铁矿石价格和下游行业运行等数据,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