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月底发布的《江苏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包括实施高端装备跃升行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赋能行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实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等多个方面,涉及领域广、空间大、潜力足。
一个多月来推进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推进计划?7月9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情况成为关注焦点。
工业设备更新为何关键
江苏产业规模大、产业门类全、经营主体多,创新能力强。“大、全、多、强这4个特点,让我们在这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中,能够拥有强大的供给能力,也能够大有作为。” 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解读说。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一方面通过政策、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可以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江苏设备类企业带来市场机会,新的设备需求能够促进设备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又引发这些企业对高端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催生新质生产力。
在此背景下,5月底,省工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7部门制定了《江苏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15%左右的具体目标,并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切实部署实施四大行动。为确保各项行动举措落实到位,《实施方案》还提出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先进标准引领、完善要素保障支撑、加快技术攻关突破等4项保障措施,为政策有效直抵企业“保驾护航”。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作为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作为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的重要工作积极加以推进。”黄萍表示,《实施方案》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最终目的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设备更新有哪些方向
《实施方案》出台后,如何推进落实四大行动成为关键。
各地迅速行动,加快政策配套。苏州建立“两优”“两新”清单,加大工业母机、机器人、工程机械等高端产品和优势产品供给;南通围绕船舶海工、化工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摸排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需求……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引领下,一大批工业企业主动抢抓政策机遇,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安全四大方向,加快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设备更新提升产业能级。
走高端化之路,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近60亿元的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建设多套聚合装置、原丝生产线、碳化生产线,建成后增加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进行智能化改造,江苏悦达棉纺有限公司实施“10万锭绿色智能工厂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万锭用工同比下降72%,生产效率提升30%。
以绿色化为方向,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实施“PTA技改扩能项目”,总投资45.1亿元,建设一套年产320万吨的PTA生产装置,装置能耗仅为国标先进值的1/4,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75%,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95%。
随着一系列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加快落地实施,我省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1—5月,全省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8%、14.2%,分别高于全国3.2个、4.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去年同期5.8个、3.6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四大行动,截至6月底,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15.7万台(套),带动我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省工信厅联合省财政拿出‘真金白银’,打出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力争让企业得到更大实惠。”黄萍表示。
第一招是“贴息”。我省出台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由省级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省级贴息贷款总规模300亿元,设区市统筹再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政策发布以来,全省已申报制造业贷款贴息项目966个,涉及设备贷款金额1391亿元。截至6月底,已签订贷款合同160个,涉及设备金额达372亿元。
第二招是“担保”。我省出台中小微制造企业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贷款担保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担”业务,由省级财政按照担保费(保险费)的80%给予补贴,担保总规模200亿元。截至6月底,已有47家企业提交4.8亿元的“设备担”需求。
第三招是“补助”。今年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智改数转网联、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向,对购置研发设备、数字化生产设备,淘汰更新落后工艺装备等给予补助,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评审流程,初步估算,近一半资金将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改造。
省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外则向上争取,力争获得更多国家层面政策支持。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我省向工信部推荐997个重点项目争取国家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支持,涉及石化化工、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已成功入围国家清单项目325个,项目总投资1838.3亿元,贷款需求达603.2亿元。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