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下半年基建投资料持续发力

   2024-07-18 中国证券报58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4%、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832亿元……上半年,重大项目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有效发挥了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专家预计,在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以及项目建设速度加快等多因素支持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提速,更好发挥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器”作用。

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国铁集团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日前介绍,上半年,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83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352亿元,增幅4.7%。

多地重大项目开工投资进度“过半”。例如,1月至6月,四川省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03.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4.4%、超时序进度14.4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江苏省今年安排的450个省级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68亿元,完成率达57.2%;228个计划年内新开工的省级重大项目,已开工195个,开工率达85.5%。

“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凸显。”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还将呈现“压茬”推进态势。多地近期就项目谋划储备作出部署,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增添后劲。四川省发改委表示,将聚焦“两重”建设和“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继续谋划储备一批既稳当下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尽早落实开工条件,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资金项目“双向奔赴”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保障。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有关部门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资金,合理安排发行、使用进度,推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为推进投资领域提质增量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国债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增发国债1.5万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同时,自5月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正有序发行。地方债方面,据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1月至6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1825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4935亿元。

从财政支出来看,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支出增长较快,较好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

后续资金支持仍有保障。一方面,新增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5月至6月专项债发行已明显提速,预计三季度是专项债发行高峰,将给基建投资带来支撑。

另一方面,各地正加强调度协调和要素保障,满足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例如,江苏省将以“融资服务推进月”为抓手,强化金融服务质效,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让更多融资有效支撑重大项目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多重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在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和项目建设速度加快、重大项目保持充沛和低基数效应共同推动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提速。”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其中基建投资增长6%。

基建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下半年内需尤其是基建托底经济的必要性上升,加上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全年增速有望回升至7%左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从投资领域看,“两重”及“平急两用”领域可能是基建投资重点增量领域。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陆续发行,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逐季提速,预计全年增速达6%。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