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通知》明确试点内容包含以下8个方面:
一是城市碳足迹试点。在青岛、烟台、聊城市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发展情况,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
二是产品碳足迹试点。结合山东省重点出口行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有条件的市可根据自身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企业,开展优势产品碳足迹核算。鼓励企业探索开展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试点。
三是行业碳足迹试点。选取钢铁、轮胎、纺织行业,依托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开展数据研究,形成地方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四是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指导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报送产品碳足迹因子,与国家数据库形成衔接和补充。鼓励各类主体应用山东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自愿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五是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结合山东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外贸出口需求,推进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建设,推动有关认证机构和行业组织分行业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引导产业链头部企业开展认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强碳足迹管理。
六是产品碳足迹数据质量计量支撑保障体系试点。开展关键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提升、计量测试和评价技术研究;加快碳排放量直测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制重点行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检定和校准等技术规范;提升碳计量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是应用场景试点探索。探索产品碳足迹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鼓励公共采购、公众消费、绿色出行和碳普惠场景中优先采购和使用碳足迹较低产品,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产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碳产品。
八是探索开展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结合区域内重点出口行业及企业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情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进出口货物目录下贸易额等数据,探索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开展区域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及评价,提升企业绿色贸易能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统筹谋划、急用先行”原则,紧密结合山东省产业特色、地区优势,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产品优势明显、降碳潜力大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推进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和碳足迹标识体系建设。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