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又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将落地。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并梳理了工具设计思路,明确了精准性和直达性,以及“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的特征。
尽管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尚未正式出台,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步伐已然加快。业内人士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或要求在信息披露方面加强标准统一,引入第三方验证,并加强“绿色审计”的功能。
碳减排支持工具呼之欲出
近期,央行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碳减排支持工具,这意味着该项工具呼之欲出。对于该项工具将以何种形式问世,市场有很多不同声音。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后续着力点可能包括三个方向:首先,使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提供特定的额度;其次,设立新的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再次,跟随调整现有工具的担保品框架和MPA考核参数等,支持碳减排相关贷款、债券发行投放。
也有传言称,可能推出绿色中期借贷便利(GMLF)。中信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从低成本、精准直达、撬动社会资金等特点看,碳减排支持工具更有可能采取绿色再贷款等形式,而非GMLF。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绿色金融评价标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利用优惠利率绿色再贷款等碳减排支持工具,对商业银行形成正向激励。”明明认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对于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应给予合理必要支持。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或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合格抵押品的准入门槛,将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合格抵押品的折算率。
重点项目确保精准直达性
从设计思路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应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目前央行已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相关框架。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碳减排信息披露、第三方验证方面仍有必要持续完善。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认为,在确保绿色资金精准直达、公开透明方面,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机构非常关键,既能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履约能力量化数据,同时能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投资机构的投资信心,规避潜在的违约风险,帮助商业银行抓住优质客群。
除了对碳减排支持工具提出精准直达性要求,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提出,完善碳中和金融债管理制度,推动碳中和金融债从严规范发展。
明明表示,目前碳中和金融债主要由银行发行,承诺募资用于支持实体企业的碳减排项目。需严格把握三个环节:银行是否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对应企业;这些企业是否将资金用于披露的绿色项目;这些项目的实际碳减排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关于碳中和金融债规范发展的重点,李菁认为,一是信息披露要公开透明,需要第三方核查和踏勘,并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二是不同行业企业碳达峰时间表不同,碳中和金融债中设置的KPI也应有所不同,碳达峰、碳中和早的企业付出了更高成本,应享有更好的利率优惠。
商业银行绿色转型进行时
碳减排支持工具呼之欲出,商业银行已开始设计挂钩碳减排能力的绿色信贷产品。
“商业银行给控排行业企业做贷款,以前可能只看盈利情况、财务报表,环境社会风险方面只关注违规和处罚风险,但现在帮商业银行进行相关设计时,绿色信贷要挂钩企业的碳减排能力。”李菁表示,所谓挂钩企业碳减排能力,即针对履约、实现自身减排和减污降碳的企业,降低授信利率,对无法实现履约的企业调高利率。
李菁介绍称,以首批纳入碳市场的2000余家电力企业为例,这些企业每年进行碳排放配额管控,若能履约,配额是足够使用、足够排放的,授信政策不进行调整;若企业能转型升级、减污降碳,减排履约能力强,授信利率在下一个期末就会下浮调整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增强碳市场的金融属性,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反映碳资产真实价值的价格发现机制,具有碳交易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则扩展了存款来源,扩大了中间业务。
央行多次要求,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明明认为,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同时,应纠正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的行为,科学引导高排放产能的退出或转型。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