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铁矿石需求回顾及明年展望
2016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其中,补生态环保建设的短板对我国钢铁行业近、中、长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对作为节能减碳重点行业的钢铁,工信部于今年初便提出以压减粗钢产量为重要抓手。但是,由于全球经济修复反弹,上半年海内外钢材需求强劲、供不应求。
今年上半年,我国生铁、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70万吨、5910万吨,增幅分别为4%、11.8%,对应铁矿石需求增量为3800万吨。针对上半年粗钢产量不降反增,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钢材下游需求低基数效应消退等市场变化,我国钢铁行业根据节能减碳目标和市场变化情况对粗钢产量进行预调整。截至10月末,我国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640万吨,同比增幅为-0.7%,首次由正转负;生铁产量累计下降760万吨,同比降3.2%。7月~10月份,生铁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130万吨,约合铁矿石需求下降5000万吨,铁矿石价格应声下跌。
如果按10月日均产量测算,预计今年我国生铁及粗钢产量分别为8.62亿吨和10.23亿吨,同比分别下降2550万吨和4150万吨,合计铁矿石需求下降4080万吨,而下半年铁矿石需求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184万吨(生铁产量下降5115万吨,-11.2%)。复盘今年钢材及主要原燃料市场,从压减粗钢产量着手,改善钢材及铁矿石各自的供需基本面,是确保行业利润保持在5%~6%水平的关键一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生铁、粗钢日均产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3.9%、12.2%。站在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我们有理由预判2022年生铁、粗钢产量有较大的概率分别在8亿吨、9.2亿吨左右(生铁年产量更靠近2019年,粗钢年产量更靠近2018年)。那么,明年生铁、粗钢产量有望继续下降6200万吨、1亿吨,降幅约为7.2%、10%,对应的铁矿石需求将下降约1亿吨。铁钢产量在此基础上的增减将取决于明年的钢铁需求。
在铁矿石供给端,2019年以来接连发生溃坝、飓风、涝雨、疫情等事件,造成海运矿供给不稳。在铁矿石需求端,我国海外矿需求约占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七成,生铁产量在2018年~2020年之间累计增加2.83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约9400万吨,这成为推高矿价的关键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石需求增加4080万吨)。在此供需因素影响下,62%铁矿石指数从约60美元/吨涨至80美元/吨,再涨至120美元/吨,直至今年年中达到200美元/吨以上。
铁矿石价格漫漫寻底之路
从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看,日本在1973年粗钢产量触顶后,其粗钢产量总体围绕钢材下游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年同比增减幅度在正负10%之间,如遇到金融危机,甚至出现20%~25%的巨幅下降。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及中长期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重要约束,同时也是倒逼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在低碳冶金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高产量、低效益的现状将引发行业自发性减停产及生态环保等市场监管加码。如果明年钢铁下游需求趋弱,则我国粗钢产量大概率仍将维持今年下半年的减产节奏,并根据下游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量及销售策略。那么,在我国铁矿石需求同比大幅下降约1亿吨的情况下,铁矿石并无趋势性大幅反弹的市场前提。
明年除我国铁矿石需求仍有较大概率大幅下降外,我国进口矿港口库存、矿山生产节奏以及经营付现成本压力是决定明年铁矿石价格寻底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我国进口矿港口库存。近年来,全球海运矿供给基本维持在15.8亿吨水平(截至2019年底数据),其中2017年~2019年我国进口量保持在10.7亿吨水平;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海外铁矿石需求骤降,而我国经济迅速回稳,铁矿石需求大增,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才增加至11.7亿吨,同比增加约1亿吨。
今年下半年,随着我国铁矿石需求下降,全国45个进口矿港口库存从6月中旬起缓慢回升,并于10月加速累积。按当前港口库存与疏港水平,当前库存可供使用52天,较今年年中仅34天~35天的水平提升接近50%,并将继续攀升。
预计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将介于11.2亿吨~11.3亿吨,除了满足国内高炉生产需求,积存在港口的铁矿石将增加5000万吨左右(从6月中旬的1.2亿吨提高至年末1.7亿吨)。
二是矿山生产节奏。从海外主要矿山产销情况来看,四大矿山除巴西淡水河谷正在逐步回补在2019年溃坝事故中降低的产量外,其他矿山产量均维持在高位区间。在目前铁矿石供需基本面上,矿山产销量小幅增减对市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即便明年低成本主流矿山铁矿石供应同比下降1000万吨~2000万吨,与我国铁矿石需求同比下降约1亿吨相比,铁矿石供需格局仍显大幅宽松。对此,一方面将反映在矿价缓慢寻底上,另一方面将反映在港口库存居高不下、疏港量下降上。
三是矿山运营成本。以FMG季报发布的经营数据看,2017年~2019年,其吨矿离岸现金成本降低至12美元~13美元。基于今年通货膨胀的情况,预计明年C1现金成本将提升至15美元/吨左右,西澳大利亚州至中国北方的航运价格平均为11.5美元/吨,以62%品位铁矿石指数为80美元/吨进行测算,全流程现金成本为37.4美元/吨,进而实现其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吨矿毛利22.6美元/吨(合计人民币约150元/吨,吨矿毛利率38%),从1吨钢材中平均可获得250元左右的利润。在同等远航运输条件下的澳大利亚矿山生产的62%品位粉块品种从1吨钢材中所获取的毛利润将达到400元以上。在同等航运市场条件下,如果62%品位铁矿石指数按100美元/吨进行测算,低品位粉矿从1吨钢材中可获取385元左右的利润(吨矿毛利率50%),62%粉块则可获得640元以上的利润。
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禀赋较差,铁矿石品位低且含杂质较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平均离岸现金成本69.4美元/吨为全球最高,且远高于全球铁矿石平均离岸现金成本30美元/吨。受通货膨胀、运输以及生态环保等因素影响,我国原矿生产不仅没有市场竞争力且背负较大的经营和生态环保压力。
市场预测及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钢铁行业在生态环保补短板和节能减碳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在钢铁下游需求趋弱的市场前提下,高产量、低效益的态势不可持续。因此,我们预测明年钢铁仍将保持今年的减产势头。由此推断,明年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大幅下降1亿吨,与海外矿山供应下降1000万吨左右相比,铁矿石供需基本面转向宽松,矿价总体缺乏趋势性大幅反弹的基本面前提。
其次,借鉴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经验,我国粗钢产量大概率已在2020年触顶。未来粗钢产量能够根据钢材下游需求及时、动态调整是维持钢铁行业合理利润、实现钢铁高质量制造的关键。
再次,印度粗钢产量将呈现较强增长趋势,类似于2000年的中国。但是,分析钢铁产量后发现,1990年~2011年,印度生铁产量累计增加约3倍,年均增速仅为5.4%;2011年~2019年,生铁产量累计增加194%,年均增速仅为8.65%。在全球钢材市场中,印度对我国粗钢减少的份额有一定填补作用,但与此同时,印度作为铁矿石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对海运矿的需求有减无增。因此,从全球钢材及铁矿石供需格局看,印度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保持关注。
最后,矿价漫漫寻底对我国铁矿业产生较大的经营压力。在加强铁矿石战略资源保障和进口矿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确保钢铁上下游产业绿色、协同发展,是一个需要立足全局、长期谋划的问题。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