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2022年策略:供给有顶,盈利有底,优选高景气赛道

   2021-12-17 远瞻智库404

2021年:压产落地,行情大开大合
  2021年钢铁行业在供需大幅变化以及市场预期变化的影响下走出了大开大合的行情,钢价呈现“M”型走势。按照价格趋势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
  年初到5月中旬: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带动钢材需求逐步启动。供给端,工信部明确提出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但期间市场上存在大量质疑政策能否落地的声音。
  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钢材价格持续走高,投机需求进一步加速了钢价的上涨,行业盈利加速扩张,钢铁板块持续跑赢市场。
  5月中旬到6月末:5月12日,国常会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5月14日,唐山市市场监管局、发改委、工信局联合约谈全市钢铁生产企业,要求各钢铁生产企业自觉维护钢材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同日,上海市三部门联合约谈当地钢铁企业。
  多项举措密集实施,对于投机需求的打压,促使钢材价格大幅回调。
  但我们 6 月投资策略的观点也明确提出在供给不会大面积放松,需求依旧存在韧性的背景下,钢价仍具备基本面支撑,调整充分且政策明朗后,上涨条件仍具备,但政策压制下,峰值或难超前高。
  6月末到 10 月中旬:7 月多地陆续出台粗钢产量平控通知,并逐步落地到企业层面,粗钢产量呈现收缩趋势;能耗双控叠加限电限产进一步加剧粗钢产量的下降。而需求端表现相对偏弱,市场对于钢材消费走势判断存在较大分歧。
  受需求预期影响 9 月起钢铁板块走势与钢价走势分化,9 月钢材价格随着双焦价格继续拉升,但钢铁板块在悲观的需求预期下快速回落。
  10月中旬至今:产量仍严格受到限制,但能耗双控导致的限产有所放松。需求侧,传统消费旺季钢材消费表现疲软,地产端新开工等数据持续弱化,库存去化不理想。叠加煤炭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保供稳价取得成效,原料价格回落下,钢材价格大幅回调,行业盈利一度转负,钢铁股回落,板块估值逐步筑底。

需求承压,改善预期持续升温
  当前,钢材消费弱势运行,但改善预期逐渐升温。地产方面,政策导向微调,在以稳为主及基调下,市场情绪有望逐步改善,但政策传导落地仍需时间,短期内开工表现难以扭转,对应钢材消费或延续偏弱运行状态。
  基建方面,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随着资金供给保障到位,以及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
  工程机械方面,挖掘机出口高景气,但受制于建筑需求,领域内钢材消费增速或保持回落。
  汽车方面,随着缺芯问题逐步缓解。汽车行业补库需求明确,叠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乘用车市场或迎来复苏,进而带动钢材消费。整体来看,钢材需求或延续板强长弱的风格。
地产政策导向微调
  2021年,在严监管下,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通道。2021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0%,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6.4%。本年购置土地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1.2%,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8.2%。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9.1%,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5.6%,负增长快速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8%,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3.1%,增速不断收敛。三道红线约束下,房企融资承压,拿地下行,新开工数据持续弱化,导致地产端建材消费疲软。
  但近期,地产政策基调已有所缓和。
  12月10日,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展望2022年,政策基调以稳为主,房地产市场情绪有望逐步改善,但政策传导落地仍需时间,短期内开工表现难以扭转,对应钢材消费或延续偏弱运行状态。

基建投资适度超前
  2021年,受资金制约,基建投资呈现低速增长。
  1-11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下降0.2%,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1.6%,增速进一步放缓。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慢于往年同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基建投资。
  11月,财政部表示正指导地方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进度,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债券资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2月,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
  预计随着资金供给保障到位,以及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带动钢材消费,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

机械用钢增速回落
  2021年,随着国内地产新开工增速下滑,以及替代更新周期进入下半场,挖掘机国内需求回落,而海外市场高景气叠加国内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拉动挖掘机出口量大幅提升。
  1-10月,挖掘机累计产量29.9万台,同比增长11.9%,相对2019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12.2%,增速有所回落。
  1-11月,我国挖掘机累计出口6.0万台,同比增长95.9%。展望2022年,受制于建筑需求,工程机械领域钢材消费增速或保持回落。

汽车行业复苏可期
  2021年,缺芯问题对汽车产销量造成较大影响,叠加商用车产量增速的回落,汽车用钢表现疲软。
  1-11 月,商用车产量累计同比下降 9.1%,相对 2019 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 5.4%;乘用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 6.9%,相对 2019 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0.8%。
  随着芯片供应的持续改善,缺芯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截至 2021 年 11 月,乘用车、商用车库存分别为 43.4 万辆、29.0 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低 24.1 万辆、5.2 万辆,鼓励汽车消费基调下,行业补库需求明确。叠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 高速增长,乘用车市场有望逐步恢复正增长,进而带动钢材消费。

高价差下出口景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后,随着国内供需环境改善,钢材净出口量逐年下降。
  2021 年,为配合粗钢平控政策,降低钢材出口量,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4 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 5 月 1 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7 月,两部门再度发布通知,取消 23 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意味着国内原来享有出口退税的钢铁产品全部取消。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呈现下降趋势。
  2021 年 1-10 月,我国钢材净出口量为 3496.5 万吨,同比增长 200%,相对 2019 年的同比复合增速为-10.6%。主要因为去年海外疫情严重,出口量基数低,且今年海外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较国内有明显优势,截至 12 月 10 日,美国、欧盟、日本热卷 2021 年均价较中国分别高 914 美元/吨、339 美元/吨、63 美元/吨。
  世界钢协预测,2022 年全球钢材需求将继续增长,中国外钢铁需求将增长至 9.1 亿吨,同比增长 4.7%。需求增长下,海外市场有望保持景气,导致海内外钢材价差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促使我国钢材出口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对国内供需环境做出有效调节。

供给有顶,盈利有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钢铁行业供给有顶的大方向明确,行业产能、产量双管控呈现常态化趋势,行业保持健康发展。
  2022 年,随着存量钢铁产能的继续压降和优化,在环保限产、冬奥会等因素干预下,粗钢产量或呈现下降趋势。在产量管控背景下,钢铁行业供需有望处于平衡状态,而铁矿石、焦炭供需趋于宽松,进而促使产业链利润再分配,钢铁企业盈利有望保持合理水平。
产能产量管控常态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钢铁作为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
  2020年底,工信部部长第一次提到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021年 4 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再提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其后,多省市陆续开展“回头看”检查工作,钢铁企业陆续落实粗钢产量平控政策,标志着钢铁行业将从产能管控走向产能、产量双管控。
  在政策影响下,下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快速回落。1-11 月,全国生铁产量 8.0 亿吨,同比下降 4.2%;粗钢累计产量 9.5 亿吨,同比下降 2.6%,降幅扩大。从 11 月单月数据来看,全国生铁产量 6173 万吨,同比下降 16.6%,较 9 月再降 130 万吨;粗钢产量 6931 万吨,同比下降 22%,创 2018 年来单月产量新低。

  8月,唐山发布《唐山市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 2021 年全市压减 1237 万吨要求,时间节点从现在开始延续至明年 3 月中旬,涉及到高炉,其中 B、C 级别限产 30%—50%不等,D 级全 部冷炉处理。
  10月,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发布《2021-2022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明确秋冬季期间落实钢铁行业产量压减相关要求,攻坚范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础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并提出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市,安徽省淮北、阜阳、宿州、亳州市参照本方案执行。
  10月,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
  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生产力布局,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
  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鼓励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
  11月,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中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称,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向社会公布,并全面开始实施。在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供给有顶的大方向明确,行业将保持健康发展。
  2022 年,随着存量钢铁产能的继续压降和优化,在环保限产、冬奥会等因素干预下,粗钢产量或呈现下降趋势。从企业层面来看,低碳环保将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环保达标、能耗低的钢厂优势将越发凸显。
钢材价格走势强于原料价格
  2021年,随着市场对粗钢压产预期的变动以及钢材需求的变化,钢材价格大起大落,但整体波幅仍小于原材料价格波动。
  考虑到限产政策在改善钢材端供需情况的同时抑制原材料需求,产业链利润在整体扩张的同时,也进一步更多的向钢材端分配。钢厂盈利情况在大幅变化下,中枢上移。
  截至 12 月中旬,原料滞后一个月模拟螺纹钢、热卷、冷轧、中板年均毛利润分别为 441 元/吨、567 元/吨、660 元/吨、422 元/吨,较 2020 年均值同比分别上涨 56%、108%、77%、 92%。
  展望 2022 年,预计粗钢产量小幅下降,长材需求有所回落,板材需求保持景气,行业供需处于平衡状态。而铁矿石、焦炭需求因粗钢产量下降以及对电炉钢的鼓励而有所下降,供需趋于宽松。进而促使产业链利润再分配,钢铁企业盈利有望保持合理水平。

铁矿石:供需走向宽松,价格存下降空间
  从中长期看,全国粗钢产量平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叠加国家对于电炉钢应用的鼓励,直接导致铁矿石需求出现明显下降,海外钢厂生产积极,但预计仍难弥补国内下降部分。
  而随着淡水河谷产量逐步恢复,以及各地新项目的投产,全球铁矿石供给仍有增量,导致供需趋于宽松,价格中枢或呈下降趋势。
  从短期来看,铁矿石库存仍在持续累积,对价格形成压制,从成本端考虑,随着运费的回落,铁矿石价格也仍有下降空间。
供给稳健,略有增长
  2019 年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事故对铁矿石供给造成较大冲击,叠加旺盛的需求,开启了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之路,随后两年间受飓风、疫情对行业供给造成的持续影响,铁矿石供需处于偏紧状态。但目前来看,前期对供给的影响因素已基本消失,铁矿石供给恢复稳健状态。
  2021 年前三季度,四大矿山产量合计达 2.86 亿吨,同比增长 3.4%。其中淡水河谷产量持续恢复,三季度单季公司铁矿石产量为 0.89 亿吨,为 2019 年以来新高,逐步接近溃坝前水平;公司 2021 年铁矿石产量指引预计为 3.15-3.20 亿吨,2022 年预计增长至 3.20-3.35 亿吨。此外,2021 年必和必拓的 South Flank 正式投产,力拓的 Gudai Darri 矿区有望于 2022 年投产,FMG 的 Iron Bridge 项目也有望在 2022 年投产,逐步替代现有项目或贡献新的增量。
  综合来看,四大矿山产量供应预计保持微增状态。2021 年,随着铁矿石价格的提升,非主流矿产量也有明显增加。1-10 月,印度铁矿石发货量为 7182 万吨,较 2020 年同比上涨 35.9%;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 8.2 亿吨,同比增长 11.5%。

海外需求提升难补国内需求降低
  中国是全球铁矿石消费第一大国,全国粗钢产量平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叠加国家对于电炉钢应用的鼓励,直接导致铁矿石需求出现明显下降。2021 年海外钢厂生产积极,铁矿石用量提升,但预期仍难弥补中国需求下降部分。
  基于世界钢铁协会对各国钢材需求的预测以及各国废钢粗钢比情况,我们预计 2021 年、2022 年,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铁矿石需求量较 2020 年分别下降 0.19 万吨、0.45 万吨。
  需求弱势下,铁矿石库存大幅累积。
  截至 12 月 10 日,我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达 15485 万吨,已超过 2019 年淡水河谷溃坝事故发生前库存水平。截至 12 月 3 日,我国铁精粉矿山库存也增长至 202 万吨。

运费回落,价格继续下探
  2021年上半年,需求景气继续推升铁矿石价格,而下半年随着全国粗钢平控政策的落实,铁矿石供需趋于宽松,价格快速回落。
  截至12月10日,铁矿石普氏指数为102.6 美元/吨,较7月价格高点回落53.8%。
  从短期来看,铁矿石库存仍在持续累积,对价格形成压制,从成本端考虑,随着运费的回落,铁矿石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从中长期看,铁矿石需求随中国粗钢产量的回落和废钢应用占比的提升而下降,而全球供给仍有增量,导致供需趋于宽松,价格中枢或呈下降趋势。
焦炭:供需双弱,成本支撑
  2021年,炼焦煤供应一度十分紧张,导致价格大起大落,焦炭价格也随之起伏。
  从短期来看,处于较低水平的炼焦煤库存对价格形成支撑。
  从中长期看,对粗钢产量的管控叠加电炉钢占比的提升抑制焦煤需求,而进口量存在上涨空间,价格中枢或回归。
  从产业链上看,焦炭企业作为加工企业,在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利润仍将受到焦煤和钢材两端挤压,价格或将在焦煤成本支撑下运行。
焦煤库存低位,价格有支撑
  我国炼焦煤以井工矿为主,开采难度较大,在对煤矿安全越来越重视的当下,近年来产量呈现低速增长。
  2021年,山东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提出2021年全省30 万吨/年及以下 8 处煤矿全部关闭,合计产能240万吨;关闭退出19处采深超千米冲击地压煤矿,合计产能3160万吨,进一步导致焦煤供应紧张。2021年1-9月,全国炼焦煤产量为3.6 亿吨,同比上涨1.9%。
  此外,在动力煤保供的形势下,焦煤运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蚀。而进口端,2019年我国从澳达利亚、蒙古进口的炼焦煤占比分别为 41%、45%,当下,澳煤进口受限,蒙古疫情导致进口量大幅下降,虽然其余进口来源有所上涨,但短期内仍难弥补进口缺口。2021年1-9 月,炼焦煤净进口量为3499万吨,同比下滑40.4%。
  粗钢平控背景下,焦煤终端需求受限,但在进口量大幅收缩而国内供给增量有限的背景下,炼焦煤库存持续下降。截至12月10日,国内100家独立焦化厂、110家样本钢厂、6 港口的炼焦煤库存分别为 592 万吨、778 万吨、446 万吨,合计较2020年同期低321万吨。短期来看,处于较低水平的炼焦煤库存对价格形成支撑。从中长期看,对粗钢产量的管控叠加电炉钢占比的提升抑制焦煤需求,而进口量存在上涨空间,价格中枢或回归。
  2021年,焦炭价格随着炼焦煤价格大起大落,11 月以来在煤炭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背景下,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截至 12 月 13 日,山西临汾产二级冶金焦价格为 2380 元/吨,较年内高点下降 1600 元/吨。从产业链上看,焦炭企业作为加工企业,在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利润仍将受到焦煤和钢材两端挤压,价格或将在焦煤成本支撑下运行。
材料升级,高附加值产品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特钢又称特种钢或特殊钢,是指除了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以外,还有其他特殊检验要求的各类钢。
  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显示,特钢的发展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传统钢铁行业逐渐成熟之后,特钢产业将迎来显著增长的时期。目前,国内特钢比例尚不足 15%,特钢中中高端产品占比显著低于日本等国。
  随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发展将持续带动特钢消费,需求迭代将为特钢行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高端装备的发展,关键基础材料的重要性将不断提升,高牌号硅钢、高温合金等高端特殊钢领域成长潜力巨大。
  高牌号硅钢供需紧张电工钢又叫硅钢,是一种高附加值、功能性钢材产品,主要分为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主要用于生产变压器,无取向硅钢主要用于生产电机。
  电工钢,特别是高端电工钢生产过程对成份、组织、表面质量等要求严格,同时对磁性能的要求也很高,生产难度很大。
  2020 年,我国硅钢总产能为 1276 万吨,其中无取向硅钢动态产能为 1096 万 吨,取向硅钢为 180 万吨。
  2020 年,硅钢市场景气,产能利用率继续提高,高端产品产量增长尤为明显。全年生产无取向硅钢 960.5 万吨,同比增长 3.7%,其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合计生产 200.29 万吨,同比增长 20.3%。生产取向硅钢 157.6 万吨,同比增长 10.3%,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 92.5 万吨,同比下降 5.9%。
  节能降耗导向下,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大幅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政策对节能电机的支持以及空调能效标准的提高,对于高性能无取向硅钢的需求快速增长。
  从新能源车领域来看,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从补贴驱动逐步切换向市场驱动发展,成长迅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 1-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 256.6 万辆,同比增长 180.6%;其中 10 月单月产量为 39.7 万辆,环比再增 12.5%,10 月单月销量占汽车销量的 16.4%,产销量持续超预期。
  在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混动汽车的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中需要应用低铁损、高磁感、高强度的无取向硅钢,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损耗,适应高速运转的应用环境。
  按照 2020 年全国新能源车产量 136.6 万辆,乘用车单车无取向硅钢用量 50kg,商用车单车用量 200kg 计算,高端无取向硅钢用量为 8.6 万吨。
  假设 2025 年我国新能源车年销量突破 1100 万辆,则我们预计对应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消费量将达到 62.7 万吨,5 年间复合增速达 49%。
  从工业电机领域来看,政策大力支持节能电机发展。
  2021 年 11 月,工信部、市场监督总局联合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提出到 2023 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 1.7 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20%以上的目标。
  随着能效要求的提高,工业电机中应用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或逐步替代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工业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牌号要求低于新能源车领域,但增量较大。按照每千瓦节能电机平均用高端无取向硅钢 15kg 计算,我们预计 2025 年工业电机领域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消费量将超过 180 万吨,5 年间复合增速达 31%。
  节能变压器需求拉升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
  2020 年,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发布,并于 2021 年 6 月正式实施。2020 年,三部门印发《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送的重要电气设备,具有使用量大、运行时间长的特点,电力变压器在选择和使用上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相关文件的出台有助于加快高效节能变压器的推广应用。铁心是变压器中的核心部件,按照铁心材质类型节能变压器主要有非晶合金变压器与高端取向硅钢变压器两种,目前硅钢变压器占据主导地位,节能变压器的替代更新将拉升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
  高牌号硅钢供需紧张,价格景气持续。
  今年来,新能源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带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节能变压器需求带动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而行业供给因技术壁垒和产能建设周期的存在,增加相对缓慢,导致供需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对比宝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和其他钢材价格走势差异,可以明显看到高牌号硅钢价格表现更为景气。行业供给集中,增长有序,随着需求的持续增加,价格或保持较高水平。
高温合金长坡厚雪
  高温合金是指一般以铁、镍、钴为基,能在大约600℃以上的高温下抗氧化或腐蚀,并能在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合金,具备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性,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工业、汽车等领域,是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
  国产发动机放量,抬升高温合金需求。
  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以上,主要用于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四大热端部件,此外还用于机匣、环件、加力燃烧室和尾喷口等部件。伴随着发动机研发,配套高温合金自主研制工作也在持续进行,军用材料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目前,WS10系列进入放量阶段,叠加存量发动机因飞行训练带来更换和大修需求,高温合金需求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我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可达到10.5%。
  高温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特种冶炼、精密铸造等工序均需要技术沉淀,尤其是航空航天类产品应用于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对质量可靠性、性能稳定性、产品外观尺寸精确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苛刻的指标要求。若增加对性价比的考虑,对于后续工艺改良及成材率要求也均在不断提升。
  高温合金行业存在较高的准入壁垒。应用于军品相关生产活动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并取得军工资质;在民用航空发动机、核电装备等领域,也存在相应的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生产厂家需要通过获得相关行业准入资质和认证,才能进入市场。高温合金产品通过下游客户系统认证所需时间周期可长达 3-5 年。
  技术壁垒叠加准入壁垒,促使我国高温合金产能增长以现有厂商扩产为主,产量增速慢于市场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高温合金产量为 2.76 万吨,需求量约为 4.82 万吨。需求增长下,未来供需缺口或进一步放大。基于行业特性和基本面情况,高温合金产品高单价、高毛利的状态或得以保持,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受益。
报告总结:产业升级,盈利韧性持续改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行业供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供给有顶的大方向不会变,对于粗钢产量的管控有望促进行业供给下降,产业结构将保持健康发展,行业估值中枢存在抬升空间。
  近年来,优质钢厂降本增效的成果也非常明显,钢厂经营效率、运营能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行业经营环境友好的当下,钢企通过智能化改造、精细化管理,在降低制造成本、压缩期间费用上成效显著。
  同时,大量钢铁企业顺应关键基础材料重要性提升的行业趋势,大力推进产品升级,提升特钢产品占比。
  大量钢铁企业保持高比例现金分红,行业龙头盈利韧性得到反复验证。行业公司有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华菱钢铁、新钢股份、南钢股份等。
  在细分赛道,高端领域成长潜力巨大。
  在硅钢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政策对节能电机的支持以及空调能效标准的提高带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快速增长,同时节能变压器需求拉升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而行业供给因技术壁垒和产能建设周期的存在,增加相对缓慢,导致供需紧张,价格高景气。
  相关标的包括宝钢股份、首钢股份等。
  在高温合金领域,国产发动机放量,抬升高温合金需求。
  技术壁垒叠加准入壁垒,促使我国高温合金产能增长以现有厂商扩产为主,产量增速慢于市场需求。基于行业特性和基本面情况,高温合金产品高单价、高毛利的状态或得以保持,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受益。相关标的包括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
  此外,有具备云母资源保障以及成本优势的永兴材料。
风险提示

  需求端出现超预期下滑。粗钢产量管控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