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21-12-23 中国工业报196

  作为最能反映企业科技创新专利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钢铁行业将向着知识产权强国迈进。

  12月21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共同研究的“2021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就“2021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1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进行发布与解读。

  张龙强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钢铁工业将迎来全面达峰、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全面引领世界钢铁关键期。发布专利创新指数的意义在于,全面掌握各钢铁企业专利实力整体情况,客观评价各钢铁企业专利实力各个组成部分现状,寻找差距,明确方向,推动钢铁企业专利创新工作持续提升,目的是促进钢铁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意识与能力的提高,重点是提高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方面的意识,为企业创新发展提出好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也包括推动中国钢铁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积极进展。

  专利的本质在于“公开换保护”,保护专利权人所公开的技术的同时,让后来的研发者可以在先前研究者基础上持续突破与创新。微观看,专利是一名研发人员的研究成果展现;宏观看,专利是某个团队正在投入研发的技术;整体看,专利是行业或技术发展趋势。2021年,专利创新指数指标筛选遵循“客观性、可比性、全面性”标准,一共研究分析了219家中国国内钢铁企业。“2021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显示,宝钢连续4年位居第一,2021年评分94.52分,是中国钢铁企业的“领头羊”。首钢、鞍钢和攀钢做为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第一梯队,评分在80—90分之间;山东钢铁、马钢、中冶赛迪、新兴铸管、中冶南方、中国钢研集团、包钢70-80分之间;有80家企业评分在60-70分,60家钢铁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张龙强表示,企业要生存就要重视科技创新,申请专利是对研发出新技术最好的保护。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背景下,处于第三梯队的企业要重视起专利申请,加强对创新的保护。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中国钢铁企业申请的专利量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同时最能反映科研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占比和反应专利技术含量的专利价值度两个指标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发明专利占比从2016年的49.56%提高到2020年的55.20%,平均专利价值度从2016年的66.69分提高到2020年的70.27分。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得分差距大,还有60家钢铁企业是0专利,具有较强专利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在“2021全球专利创新指数”中研究对象是全球钢铁大集团模式,一共研究了50家全球主要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情况,公布入选前30名企业名单。日本制铁和浦项占据第一、二的位置,中国宝武位列第三。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有13家钢铁企业(含中国台湾中钢集团)入选,占比43.3%。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