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大商所战略性启动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近一年来持续扩充场外会员数量、丰富场外业务模式,共建共享大宗商品生态圈。作为首批设立的两大品种板块之一,钢铁原燃料板块的场外业务近一年来交出的成绩单格外瞩目。
业务规模增长近四成“一圈两中心”功能初显
近年来,大商所始终聚焦产品开发、技术驱动、生态圈建设三大主线,扎实推进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在新时期探索场内及场外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
钢铁原燃料行业作为大商所产品布局的重点板块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相关场外业务已覆盖铁矿石、焦煤和焦炭三个品种,上线标准仓单、非标仓单、基差交易、商品互换四项业务。“一圈两中心”建设启动以来,截至今年11月底,钢铁原燃料板块场外业务规模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41%。分业务看,基差交易占比最高,达到48%,主要是因为随着铁矿石期货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开始利用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商品互换增速最快,同比增长68%,显示了疫情之下部分无法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通过场外工具管理风险的需求日益增强;非标仓单业务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交易规模超过2亿元。
除上述场外业务外,大商所围绕钢铁原燃料等品种板块构建全场景、一站式价格信息中心,通过场外平台门户网站、场外平台App、DCE财讯通发布场外行情,并与海港大宗、山东大宗等开展期现数据合作,进一步丰富价格信息构成。为给产业链企业参与提供更多便利,场外行情还在万得、文华等渠道同频发布。
汇聚优质资源共建钢铁原燃料生态圈
一年来,大商所发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优势,不断汇聚行业优质资源,初步搭建起钢铁原燃料生态圈的四梁八柱。
作为生态圈的核心,钢铁原燃料板块的场外会员数量从15家增至27家,不到一年时间会员数量几近翻番。这其中就有鞍钢股份、天津建龙、河钢国贸、南钢国贸、海南矿业、杭州热联等国内钢铁、矿山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包括矿山、贸易商、钢厂、风险管理公司在内的贯穿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生态圈基本架构。对此,国信金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晓东认为,场外会员体系可以看作是面向整个实体经济的“告示板”,一些极具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作为会员参与场外业务,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交易信号,对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丰富生态圈建设资源,大商所还积极引入现货平台,与北铁中心共建铁矿石非标仓单业务。据悉,北铁中心将依托其超过3亿吨铁矿石现货交易量、500余家会员企业的全球最大铁矿石现货平台优势,逐步推动会员企业参与铁矿石非标仓单市场。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会员评级和共享互认机制,共同推动期现市场全方位结合发展,促进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
完善业务模式助力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今年以来,受国际疫情、进出口贸易及产业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钢铁原燃料产业链保供稳价压力剧增。大商所胸怀“国之大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场外业务优化工作,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以基差交易业务为例,业务上线初期仅支持交易商之间进行基差交易。随着场外市场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也希望能利用大商所场外平台与交易商进行线上基差交易。为充分响应市场呼声,今年11月大商所推出了基差业务分层次交易模式,将交易商与客户之间的友好信任关系引入场外平台,从而突破了原有交易体系,有效扩大了业务服务范围,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参与铁矿石等相关品种的基差贸易。交易所在此基础上探索为交易商与客户之间的基差贸易提供个性化服务,将进一步强化期货在相关行业定价机制演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作为“一圈两中心”规划的重要组成,同步推出的非标仓单业务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大商所倾听市场意见,及时总结运行经验,在上线将满一周年之际对业务进行了七大方面的优化。这些优化既有铁矿石块矿非标仓单要素表这样的创新举措,也有缩短交收周期、优化结算与查询功能等功能体验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实体企业参与效率、降低参与成本。
为进一步完善场外工具箱,大商所自10月起上线铁矿石标准仓单交易业务,并推出了协商挂牌交易方式。业务的上线不仅为铁矿石标准仓单交易流通提供了安全便利的通道,还与铁矿石仓单服务工作的优化升级形成“组合拳”,场内场外协同,助力期货功能发挥。
海南矿业贸易部销售高级主管李鹏夫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从2017年开始参与期货套保业务,4年来一直在尝试学习,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套保模式。大商所开展“一圈两中心”建设,为公司探索新型贸易和避险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对于未来发展,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将继续铭记“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的嘱托,围绕“一圈两中心”目标加强场外市场建设,并通过场外交收仓库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等方式为生态圈建设赋能增效,进一步促进钢铁原燃料产业健康发展,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