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206亿元。
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同时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低的影响,12月份PPI涨幅继续回落(详见图1),202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由此可以看出虽然PPI高点已过,但整体依然维持在较高位置运行,位居高位的PPI向CPI传导依然偏弱,PPI-CPI剪刀差持续收窄,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对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本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整体制造行业呈现逐步回暖的迹象。
从2021年12月份的主要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呈现企稳回升态势,12月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额环比略有减少,同比也略有减少;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环比略有减少,同比也明显增加(详见图2);从2021年全年来看,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同比有所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明显减少,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继续呈现底部回升的态势,而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也同步回升,表明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同时信贷结构的不理想,也体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有待提升的现实。
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和央行2022年工作会议看,我国货币政策稳中趋松态势正在逐步增强,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依然是以“稳”为主,但将更加趋向“前瞻、精准、自主”这六个字,同时要兼顾总量稳定和结构调整的平衡性,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去年12月份至今,多个“十四五”专项规划获批,同时2022年专项债额度也已提前下发,再加之去年四季度发行的专项债,将会在今年一季度形成叠加效应,有利于推动“十四五”国内重大项目的开工进度,也有助于基建投资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同时随着高成本的逐步缓解,将有效改善制造企业经营状况并提振相关原料的补库需求。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