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2022年度策略:钢价仍贵,把握波段

   2022-01-27 中泰证券184

  周期高点后的调整形式:钢价在2021年创历史新高,其中有供应收缩的助推,也有上半年需求冲高的因素。随着需求周期的见顶回落,2021下半年钢价及铁矿石大幅调整。

  2022春季稳增长阶段性发力,可能推动价格延续2021年底以来的超跌反弹,而在稳增长脉冲过后,需求下行周期的后半段可能重新回归,加上钢铁限产政策存在松动风险,预计春季后钢价重新回落。行业阶段性交易机会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需求下行一波三折:钢铁需求在2021Q2见顶回落,驱动力主要来自地产的下行。这轮地产的回调是2015-2020年6年地产繁荣后的均值回归,此轮调整从时间和幅度上仍然有待完成。基建方面,稳增长政策有望在开春后带来基建小脉冲,但中长期看基建仍将受到隐性债务控制、土地财政收缩、项目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因素的制约,持续性可能不足。制造业预计结构分化,资本型产品可能偏弱,而消费型产品有望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外需方面,海外经济周期预计在2022 年进入下行期,外需总量趋弱,但钢铁出口份额可能因为国内过剩增加而提升。从2022年内节奏来看,稳增长背景下,基建可能在春季阶段性发力,推动需求阶段性好转,下半年在政策脉冲过后,需求可能重新走弱。

2022全年看我们预计钢铁总需求下降8%。

  新型供应周期:传统的供应周期为产能周期,但在产能严控的政策环境下,钢铁产能周期失去弹性。而近几年对行业影响更大的是行政限产,尽管限产由行政力量推动,但我们认为它也会受到周期性因素影响,形成了新型供应周期。在经济周期景气阶段,稳增长压力较小,政策有余力通过行政限产加快传统行业绿色化进程;而在经济周期低谷期,稳增长重回优先地位,行政限产动力下降。实际上2018-2020 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一轮行政限产从严到松的过程,2021-2022年可能只是这种新型供应周期的再重复。

  如果没有行政限产:2021年行政限产对于全年有效产能的影响约11%,超过需求降幅的3%,推动吨钢盈利大幅抬升。行政限产的出发点可能包括碳减排、打压铁矿需求、降能耗、大气污染治理,其中前三个在2022年可能不用行政限产就能自然达成。因为当需求进入负增长以后,产量自然会跟随负增长,此时行政限产的必要性弱化。实际上2022年要实现钢产量正增长是很难的,因为在内需显著负增长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力度挤占海外份额才能保证总订单和总产量同比持平。当然第四个出发点大气污染治理仍需努力,但在内需显著放缓的情况下,保就业稳增长可能成为优先选项,属于收缩性政策的限产优先级可能下降。再者内需下行压力加大后,下游利润趋弱,就业压力上升,上游让利是合理的再分配方式。因此在2022 年一季度冬奥会后关注供应端政策的变化。

  如果没有行政限产,那么有效产能将明显回升。

  冶炼过剩增加:由于预计需求下行、限产边际松动,2022年钢铁产能利用率可能回落至2016 年水平,吨钢盈利承压。从年内节奏来看,年初由于华北地区仍有望实施较大力度的限产,加上稳增长发力,吨钢盈利可能仍能维持在偏高水平,但开春以后供应端不确定性上升,全年吨钢盈利预计呈现前高后低地走势。铁矿石方面,2022年四大矿仍有刚性增量,而国内铁矿需求预计回落至2018年水平,铁矿价格中枢回落。从年内节奏看,春季前铁矿可能受益于稳增长而延续2021年底以来的超跌反弹。

  需求见顶后钢铁股机会何在:从长期来看,需求见顶后并不意味着钢铁股不会再有大的投资机会,只要经济仍然呈现周期性波动,那么钢铁板块在周期上行阶段仍然可以呈现较大的弹性。以美国钢铁为例,2008 年美国钢铁股价下跌超过90%,而此后十余年,美国钢铁业经历四轮周期性起伏,每轮上行期其股价都能实现数倍涨幅。因此仍然可以期待下一轮短周期上行的钢铁Beta 行情。

  投资策略—把握阶段性的机会:我们测算钢铁需求在2021年11月的同比负增长幅度一度达到20%(用产量经过库存修正计算),稳增长政策有望使钢铁需求增速出现阶段性回升,并推动钢铁产业链价格延续2021年底以来的超跌反弹,交易窗口主要在上半年。

  从供应端的角度看,一季度后钢铁行政限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同是需求修复的背景,铁矿石弹性可能更优,可以在上半年关注铁矿公司河钢资源、大中矿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春季稳增长脉冲过后,需求存在重新转弱的可能,这轮地产下行周期从时间和幅度上看仍然有待完成,下半年注意行业性回调风险。长期来看,普钢行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行业龙头宝钢股份受益于行业议价能力的长期抬升。此外,建议关注一些具备市占率提升逻辑或需求受益于新兴行业的个股,如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地产在周期下行和政策对冲作用下的不确定性、海外经济波动风险、钢铁供应端限产政策的不确定性、行业测算偏差风险。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