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仅3月份上半月,国内本土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5000例,波及28个省份。其中,吉林、山东、上海、广东、河北等地疫情不断发酵,对区域钢市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应进入“金三银四”的钢市只能无奈“疫”苦思甜。
据市场人士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反馈,此轮疫情对钢企生产大多未造成太大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运输端和需求端。
首先,此轮疫情对钢市最直观的影响表现在运输端。例如,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钢企物流出货受到影响,部分疫情严重的地区完全没办法发货,一小部分钢企出货完全受限。河北省内中高风险地区部分钢企停收废钢,市场处于停滞状态。安徽马鞍山钢铁物流大多停止发货,贸易商发货量整体减少。国内其他涉疫地区情况基本类似,物流运输受阻成为影响3月中上旬钢市运行的明显因素。不过,进入3月下旬以来,一部分涉疫地区的物流受阻问题已经在加快缓解。
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下游施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据业内机构统计,截至3月15日,全国多个省份发布停工停产情况。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吉林省于3月12日宣布,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钢材仓库暂停出库,当地建筑钢材市场交易停滞。广东省深圳市于3月12日宣布,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工地停工排查4天,预计影响全市范围内建筑钢材需求约6万吨。上海市除了市政重点工程基本正常施工外,其他不少项目均处于停工状态。国内其他涉疫地区钢材交易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影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95.9万吨,旬环比下降5.72%。对此,业内人士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解释道,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旬度生产数据来看,在保供稳价政策引导下,大中型钢铁企业保持了产能释放的稳定性,但由于近期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短期内原料成本再度高企明显限制了钢铁产能的释放。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钢市处于传统淡季、旺季转换的关键时间节点,考虑到需求受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影响、供给受原料成本高企影响,预计3月份国内钢铁产量将承压回升,全国粗钢日均产量或将恢复至270万吨以上的水平。
库存方面,钢协数据显示,3月上旬,21个城市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达到1453万吨,环比下降15万吨,降幅为1%,库存连续6旬上升后再度下降;比今年初增加665万吨,增幅为84.4%;比2021年同期减少374万吨,降幅为20.5%。钢材社会库存“六连升”后再度下降,被市场解读为库存拐点已至,市场对下游需求转好预期增强。
整体来看,尽管此轮疫情对钢市“金三银四”的成色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采暖季结束后供给回升预期增强,原料价格高企对钢价形成支撑,以及后期疫情防控态势逐渐转好,钢市在经历疫情带来的“苦”后,有望迎来行情上行的“甜”,短期内仍有向好发展的动能。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