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最新报告,2022年3月国内钢铁PMI指数为44.3%,环比下降3.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增速下降。该指数在今年1月取得较好开局,2月环比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
分项指数显示,3月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钢铁行业影响较为明显,钢厂生产有所下滑,市场需求整体收紧,原材料和产成品物流运输压力加大,市场价格上升。
报告同时指出,后市钢铁行业具有稳定回升基础。预计4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钢厂生产趋于回升,但成本压力或将持续,带动钢价小幅上涨。
过去的3月,受奥密克戎影响,国内疫情波及多个城市,对钢铁行业供应链也存在比较大的影响。报告称,3月前半月为了保障冬残奥会和两会顺利进行,钢厂生产面临环保限产,但是从产量来看生产相对平稳。后半月多地疫情散发,对钢铁行业供应链影响较大,一是部分地区疫情导致人员上岗受到影响,钢厂开工有所受限;二是原材料和产成品物流成本上升,时间拉长,甚至直接受阻,导致钢厂生产放缓。
鉴于上述情况,3月生产量指数为45.4%,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3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262.07万吨,环比1-2月下降2.11%;生铁日产量213.58万吨,环比1-2月下降4.63%;钢材日产量331.60万吨,环比1-2月下降0.54%。而由于原材料运输困难,钢厂在生产过程中加大了库存原材料的消耗,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38.2%。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报告分析,一是直接影响到用钢方的开工;二是影响物流环节时效和成本,从而对需求形成一定抑制。结合来看,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也延伸到价格领域。一方面,疫情对钢铁生产成本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到产品价格。3月,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国际铁矿石、煤炭、原油等商品市场供给存在压力,价格明显上涨,并传导至我国。在此背景下,我国疫情多点散发进一步增加了物流环节的成本,导致企业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支出上升,推高了钢材销售价格。
报告显示,购进价格指数为65.2%,环比上升7.1个百分点,创2021年下半年来新高。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