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中国宝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会上,胡望明为中国宝武首批首席科学家授牌。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是集团公司的最高学术岗位,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评选是集团公司探索“头雁领飞”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中钢集团李红霞,宝钢股份李国保,中央研究院张丕军、陆匠心、朱仁良、王利,太钢集团李建民被聘为首批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李红霞、李国保作为代表发言时表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将围绕国家战略、企业发展尽心履职,定不负厚望,作出新贡献。
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侯安贵为新聘任的工程科学家授牌。2021年,集团公司研究出台中国宝武科学家制度,并产生了首批5名管理学家、17名工程科学家。本次会议上,宝钢股份单旭沂、班必俊,中央研究院焦四海、蒋晓放、张汉谦,宝武特冶马天军获聘为新一批工程科学家。
中国宝武党委常委魏尧为首批“产业孵化人才特区”项目授牌。为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运作的功能定位,助力集团公司成为一家聚焦材料、能源、信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集团公司批准,设立“产业孵化人才特区”,并配套9条特殊支持政策,有效赋能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富氢碳循环高炉低碳冶金技术开发”等8个项目纳入首批“产业孵化人才特区”。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围绕中国宝武人才工作,讲了三点意见。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宝武130年发展史,为宝武人点赞。他指出,中国宝武130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成长史和成就史。一代代宝武人薪火相传、接续奋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使得中国宝武问鼎世界钢铁之冠,为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因产业报国而生,以产业报国而荣,为产业报国而兴,这是宝武人的基因,也是宝武人的品质。钢铁救国、产业报国是宝武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中国宝武大家庭中的一代代追梦人、创业者,以无畏的勇气、坚忍的精神、卓越的智慧,铸造了近现代中国的钢铁脊梁,构建了中国宝武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谱系。创新突破、争创一流是宝武人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宝武出品,必是精品”早已成为宝武人的基因。从生产“大路货”到生产国家急需的、可以替代进口并可供出口的卓越产品,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响当当的技术人才和怀有独门绝技的能工巧匠。他们是中国宝武大家庭共同的荣耀和最宝贵的财富。砥砺奋进、务实笃行是宝武人一以贯之的拼搏本色。中国宝武全体干部员工从事业全局找定位、抓落实、谋发展,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大力开疆拓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陈德荣接着指出,要高度重视人才高地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伟大企业。人才高地就是在人才的数量规模、整体素质、结构比例、产出效能、政策环境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中国宝武在引进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中,要更多发挥总部在上海,以及中央研究院等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强则企业强。对立志成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的中国宝武而言,人才高地建设非常重要,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更加依赖人才。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蕴含高科技含量的企业,我们要着力优化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宝武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高水平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效益提升。集团新的战略规划提出,中国宝武定位于高科技公司,未来的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集团近期正在研究制定创新指数。这些就是为了牵引各单位加大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走出国门的企业,我们要大力提升宝武人才国际化水平。唯有培养一批熟知国际法规政策的国际化人才,才能确保公司“三年内实现海外钢铁基地重大突破,十年内初步形成全球化布局”目标落地,中国宝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化公司。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令青年人心之向往且能展其所长的企业,我们要加速青年人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短缺”、“挑大梁、当主角”作用不明显等短板都亟待解决。
陈德荣强调,要全力以赴创造条件,抓好宝武人才高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政治优势,筑牢人才工作组织保证。坚持党管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大力培育新时代治企兴企的行家里手。包括新时代国有企业家、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国际化人才和青年人才,以及党外高中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各界有代表性、有影响的统战人士。因岗选人,因材用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同时注重发挥团队力量,科学组合多种人才,彼此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推动中国宝武事业不断向前。
二是创新机制,营造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要以公开透明增强人才公平感,强化顶层设计,分层培养,统一调度,形成中国宝武人才“一盘棋”工作格局。以事业激励增加人才成就感,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观念,全面推广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以物质激励增强人才获得感,创新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机制,用好用足现有激励政策,探索创新更多精准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增强获得感。以精神激励增强人才荣誉感,加大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力度,定期表彰先进。用好人才评价机制。要关注人才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正在干什么、对企业的贡献是什么。
三是强化赋能授权,落实落细人才服务保障。要深化改革,为科技人才培育注入活力。要研究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步建立健全“军令状”责任制,加强过程跟踪评估,确保“授得准,接得住,用得好”。关心青年人才,尤其是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更好条件。要优先研究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后顾之忧,强化吸引青年人才投身中国宝武事业的政策机制。深化联系专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把专家的观点聚合起来,相互启发、互相借鉴,在碰撞交流中为中国宝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输出。要一视同仁,抓好专业协作员工队伍建设。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