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济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出现担忧情绪。石油、铜、铁矿石等商品近期经历了较大幅度调整,本周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自今年春季触及阶段高点以来,棉花、铜、石油、铁矿石、铝等期货价格调整幅度均超过20%。分析人士指出,高通胀背景下,全球经济回落预期成为了本轮商品调整的主要推手。在多个宏观因素扰动作用下,年内大宗商品仍可能出现调整,但中国需求占主导的品种表现可能会更加抗跌。
已进入调整周期
近日,大宗商品表现不尽如人意。在市场预期美联储继续紧缩的背景下,上周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调整并刷新近期低位。
截至7月20日,美国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自3月份高点以来累计下跌了约24%;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从4月份高点算起,累计跌幅约26%;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自本轮高点以来累计下跌逾30%;沪铝期货主力合约自3月份高点以来下跌约26%。表现最不理想的是棉花,棉花期货主力合约自5月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达34%。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制造业指数(2891.966,2.05,0.07%)、工业产出指数、期限利差等指标均预示该国经济衰退的几率增加,全球经济的衰退预期不断升温。以本轮商品大幅调整为起点,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预期不佳的驱动下,大宗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调整周期。
“大宗商品大幅调整的背后,是高通胀背景下未来经济回落所带来的需求预期转弱。”物产中大(4.860,-0.02,-0.41%)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全球供应链的修复、欧美经济在通胀数据创下40多年新高之后引发的美联储急剧加息以及缩表计划遏制了经济增长,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失去支撑后大幅调整。
“美联储持续紧缩,对主要金融资产均带来利空影响。加息造成杠杆成本的上升,打击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加杠杆的积极性。缩表则直接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并且间接提升了资金成本。美元指数受此影响大幅上升,对商品价格产生利空效果。”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彦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聚焦中国需求因素
不过,在上周大幅调整之后,本周的大宗商品尤其是国内商品价格强势反弹,多品种出现大涨行情。
从反映全球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走势看,该指数自7月7日以来出现一定止跌迹象,此轮大宗商品跌势会否就此止步?
“经过短期内大幅下跌后,CRB指数出现了一定回升,这属于恐慌情绪后的超跌反弹行情。”景川认为,目前商品市场整体的驱动力(3.820,0.01,0.26%)已经发生周期性改变,欧美通胀数据创下40年来新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相关决策层若要抑制通胀,必然会伤及经济及就业环境,PPI-CPI的剪刀差若要修复,也将导致大宗商品承压,周期性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发生逆转。“因此,目前来看,大宗商品调整走势可能尚未完结,反弹修复后再度调整的情况仍有可能发生。”
“上周美联储多位高层表态支持7月加息75基点,导致市场对7月美联储加息100基点的预期有所下降。市场的紧张情绪缓和后,7月14日开始的两个交易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因此,近几日大宗商品反弹可能更多是受7月美联储会议政策预期的短期影响,而非整体趋势的扭转。从目前情况以及下半年预期来看,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依然较高,大宗商品价格仍存下行风险。”李彦森认为。
展望后市,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未来仍会快速加息,最早要到明年才会看到节奏放缓。从大类资产表现来看,大宗商品的“最好时候”或已经过去。
就大宗商品走势而言,李彦森预计,在美联储继续紧缩、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持续上升、地缘局势紧张造成的供给扰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年内大宗商品整体仍可能出现调整。
“相对来说,国内经济处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并且下半年边际表现或强于海外经济体。因此,海外需求占比较高的品种,如能源、部分有色金属,表现可能相对不理想。而国内需求占主导地位的品种,如黑色产业链相关品种,有相对更强的预期,但具体节奏仍需关注房地产投资、开工、施工修复的情况。”李彦森强调。
从大类资产投资角度看,景川表示:“商品中的有色金属和黑色系调整幅度明显。相对来说,股票相关资产没那么悲观,特别是IC(中证500股指期货),其估值一度跌到历史较低水平。因此总的来说,股指还具有一定配置价值。债券市场下半年可能会维持震荡格局,机会并不大。”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