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建筑产业要紧跟这个时代,借助产业互联网的力量,打破建筑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行业界线,实现建筑产业和钢铁产业的高度融合,推动建筑产业的业务转型和发展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的平台化、模型化、数据化、工业化、一体化以及绿色发展。”8月2日,在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智能建造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张鸣表示。
张鸣认为,钢铁产业和建筑产业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产业的高度协同来推动转型升级。“中国建筑已经进入钢铁时代。现在,我们不应只在钢结构上做‘文章’,还应在系统用钢上加强研究,思考钢铁产业如何推动建筑产业创新发展。”他说。
实现建筑型钢集中定制、集成供给需协同发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但是,一旦住宅全面转向钢结构建筑,钢铁生产可能根本供应不上。“由于现在大部分都是工业化型钢,它的要求、制作方法与建筑业的要求都是不相匹配的。”张鸣认为,“包钢首批8000吨型钢定轧,可以说是钢铁产业为建筑民建结构用钢定制生产的一次创举。”
为了实现建筑型钢集中定制,建筑行业提出了按照高度进行轧制,这样便可以把很多项目所需钢材集中在一起轧制,实现集成式供给。“建筑都是一定高度下的产品,通过标准化的柱网体系及标准化的各种部品部(构)件,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前置条件。”张鸣建议,可设定按20米一个阶梯标段进行加工,如100米、80米、60米、40米、20米,也可设定10米。
“对此,建筑产业要和钢厂密切协同研究生产所需部品部件,从而延伸钢产品的使用链,完美契合建筑用钢要求。”张鸣认为,这一方面需要钢铁产业调整生产工艺、原材料配置、型钢轧制的质量要求,匹配建筑用钢的尺寸规格、力学性能、抗震性能、耐候性能、耐火性能等;另一方面,建筑产业需要调整用钢体系,为建筑用钢产品等寻求更好的使用路径。
“型钢具有变革建筑产业的‘威力’。”张鸣指出,推进建筑业数字化可以发挥型钢的力量,通过打造一个工业化体系实现部品体系的集成供给。
“大后台·小前台”管理模式助力系统用钢发展
“我们在大力践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提倡的发展方向,即弱化建筑产业的采购能力,强化以钢结构系统用钢为主的全装配式部品体系集成式供给能力,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张鸣指出,钢结构系统用钢是一个体系性工程,他建议从地基基础就开始推动系统用钢。“系统用钢涉及主体结构系统用钢、外围护系统用钢、机电系统用钢、装饰装修系统用钢、家装系统用钢、钢铁绿化系统用钢等。大力推动钢结构系统用钢发展,有利于打造真正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他说。
针对系统用钢,张鸣介绍了项目管控的“大后台·小前台”管理模式。“基于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模型体系,我们通过大后台前置性设定系统运作,可以在正式施工前明确对应的部品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等;前台的工程全过程咨询管理团队应用建筑产品模型进行部品现场验收,并与产业工人协调合作,通过模型指导前台简单装配。”张鸣说道,大后台与小前台通过“驾驶舱”形成密切协同关系,能实现全过程、全视频、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并通过平台麦克风在线远程指导施工现场。
“H型钢从钢厂运到现场后,通过现场游牧工厂(即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可移动加工厂)进行简单连接件加工,加之采用整体吊装,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如一个20层建筑,一柱4层、5次作业就可以完成。”张鸣特别强调,要搭建智能建造培训平台对工人进行系统培训。“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人和信息、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的在线交互,是建筑产业的一次伟大转型。”他认为。
张鸣同时指出,由于钢结构全部品数字化,部品算量也不再是传统预算方式,而是通过平台模型支付、端到端支付,这将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灰色成本。
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国际化发展
“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了一个新的产业生态环境,为建筑产业所有人士提供在线协同共享平台,助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张鸣指出,当前,在国家部委的主导和大力支持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在未来获得快速发展。我们应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优势,向世界各地输送钢结构建筑产品、平台技术、产业资源等,同时,通过Uber化培训方式将当地人员培养为职业劳动力,助力实现钢结构建筑产品系统用钢的平台化、集约式供给。
张鸣举例道,中白工业园是“一带一路”的“明珠”,为了推动中白工业园及白俄罗斯建筑产业的发展,他们收购了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60%的股份。“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面向欧洲、北美国际市场进行线上供给、线上技术交流以及线上部品选择和供应,实现平台化、集成式国际供给,从而助推解决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在国际线上钢结构建筑部品集成式供给方面,可以将房屋产品化直供欧美市场,实现标准化产品化供给。”他同时指出,钢结构建筑产品总重量是传统混凝土建筑产品的35%左右,配合中欧班列和海运,可打破传统建筑体系运输半径的限制。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