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焦化行业企业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产业链有效衔接,攻坚克难、奋勇向前。”7月28日,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七届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提出,“‘三个坚持’是焦化行业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唯一选择。”
焦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焦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素是炼焦煤的价格涨幅远大于焦炭价格的涨幅。”崔丕江表示,“今年1月—6月份,焦炭平均价格比去年底上涨451元/吨,而焦肥煤平均上涨956元/吨。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到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再到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产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调节机制,是政府部门和相关方面亟待认真研究的课题。”
据介绍,今年1月—6月份,全国焦炭累计产量达2.4亿吨,同比增长0.5%。由于钢铁产量释放加快,而钢材需求持续处于弱势,产需衔接失衡出乎意料,且价格总体大幅下滑,而大宗原燃料价格基本处于高位,钢焦市场供需状况远不及预期。
同时,焦炭进出口贸易出现明显反转。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焦炭24.61万吨,同比下降71.55%。2021年,我国进口焦炭133万吨,2020年则为298万吨。据推算,今年我国的年化进出口量将分别为约60万吨和800多万吨,焦炭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明显反转。对此,崔丕江表示:“焦炭进出口贸易的较大变化,不会影响国内焦炭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主要反映的是焦化企业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据了解,今年1月—6月份,我国共进口炼焦煤2606万吨,同比增长16.97%。进入6月份以来,在焦炭价格逐步走低、多数焦化企业处于亏损的情况下,炼焦煤价格也呈现出了震荡下降态势,6月份平均价格较5月份平均价格下跌4%左右。分析炼焦煤自去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并处于高位的原因,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因素是国际大宗原燃料价格快速高涨和疫情致从蒙古国进口的炼焦煤通关受限;从国内环境看,主要是国内环保督察、自然灾害及物流不畅等因素使产能不能充分释放,进而炼焦煤供需呈现时段性、阶段性偏紧。“根据我国炼焦煤以国内供应为主(占比90%左右)、进口炼焦煤为补充调节的格局,总体上看保障炼焦煤资源供给没有问题。”崔丕江表示。
据中焦协掌握的情况,多数焦化企业上半年基本在利润边界或亏损的状态下运行。崔丕江鼓励焦化行业从业者说:“中焦协认为,从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分析,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局部地区军事冲突及疫情的起伏,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投资和需求的明显下降,是导致相关工业行业企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因素,而疫情的反复对各行各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加明显。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在假设疫情不构成明显扰动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有望加快恢复,我们对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应充满信心。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不断向好和煤炭、钢铁等行业发展形势不断改善,焦化行业经济运行的状况会自然变好。”
仍将处于持续分化、整合兼并、
优胜劣汰的阶段
“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行业和企业而言,越是关键时期、重要节点,越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面对,增强信心,科学谋划。”崔丕江表示,当前,企业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压力和困难明显增加。焦化行业的工作者,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一切机遇,全面提高适应新发展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打一场逆势奋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为国家实现全年既定目标做出焦化行业的应有贡献。下半年,焦化行业发展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崔丕江表示,要抓住行业企业的主要矛盾、难点问题,树立全过程系统优化的理念,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焦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更加重视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工艺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以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引领技术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有效把控,不断完善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生产运营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企业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互惠关系,在市场开拓、投资融资、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二是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焦化企业仍将处于持续分化、整合兼并、优胜劣汰的阶段,经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演变过程。企业生存发展,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又要看到光明的前景。一方面要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抢抓机遇。企业的改革创新,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创造,“润物细无声”的改良改进和完善提升也非常必要。
“多年的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有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只要坚持依靠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只要企业领导率先垂范、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成效。”崔丕江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所具有的基础、韧劲、潜力和动力都是实现今年既定目标的有力支撑条件。”
三是全面巩固环境治理成果,推进焦化行业“双碳”目标落实。“作为能耗‘双高’的焦化行业,要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改善和降碳节能紧密结合。” 崔丕江指出,只有做好超低排放、实现节能降碳,才能逐步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暂行),提出了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第一步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第二步于2035年力争具备减碳30%能力,第三步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确定了焦化行业碳减排路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措施,希望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规划目标并持续推进。
同时,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有关要求,尤其是《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重点措施,非常贴近焦化行业的实际,也是企业深挖降低运行成本潜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深入推进节能提效改造升级;二是推进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推动行业间融合创新,实现协同节能提效,利用焦化企业副产煤气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推动炼化、煤化工业企业构建首尾相连、互为供需和生产装置互联互通的产业链;三是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加快电机更新升级;四是实施用能系统能效提升行动,开展重点用能设备系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五是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推动企业尤其是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用能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六是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加强用能供需双向互动,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
四是认真抓好企业生产经营,提升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水平。
一要做好长期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充分准备。钢企亏损面持续扩大,独立焦化企业的资源、销售两头在外的双重脆弱性,将不可避免成为煤炭企业和钢铁企业价格调整的重点对象。面对这种新变化,焦化行业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分析与研判,根据上游炼焦煤供给变化,合理安排采购和控制库存;根据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变化,合理控制生产节奏,维护市场供需平衡;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挖潜降本增效,特别是减污、降碳、降低能耗措施,必须给予重视并加快实施。
二要主动作为,特别是各自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引领示范作用。要加强信息交流、强化行业自律,从企业长远生存发展考虑,研究开展产业链深度合作等战略性问题,应坚决避免无序恶性竞争。要形成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规范机制。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垄断阻碍公平竞争、扭曲资源配置、损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利益、扼杀技术进步。只有竞争环境公平,才能使市场活而不乱、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
三要研究制订应对极端困难形势下的生产经营预案,渡过难关。焦化企业必须坚持没有效益不生产的原则,即没有合同不生产、不付款不发货、低于成本不销售的原则,保证流动资金正常周转,维持简单再生产。
四要在生产经营遭遇困境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统筹做好生产经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要切实抓好职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在这一轮“关小上大”装备升级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上了新项目,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尤其是企业的“三规一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通过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做到对各项新的规章制度融会贯通、严格执行、规范操作、科学管理,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