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大商所护航钢铁、煤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20 中国冶金报156

  钢铁被誉为“工业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在工艺装备、科技创新、产品质量、绿色智能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钢铁产量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尤其是对于“一张合约服务一个产业链”的期货市场来说,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以来,大商所始终恪守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初心使命,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完善高质量、多层次的钢铁原燃料衍生品市场,持续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期货产品与服务,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功之路。

“三箭齐发”

构筑钢铁原燃料避险工具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告别了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走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为我国各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实体产业要经受因供需变化等引发的风险考验,需要利用好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解决风险对冲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问题。实践证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已成为宏观经济稳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2009年—2011年,螺纹钢、线材和焦炭期货先后上市,拉开了我国期货市场服务钢铁产业的帷幕。2013年,铁矿石、焦煤期货在大商所上市,我国期货市场为钢铁产业搭建起从原料到产品的“闭环”体系。10年间,焦煤、焦炭和铁矿石期货“三箭齐发”,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铁矿石衍生品,为钢铁产业防范原料端价格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

  对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来说,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频繁波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13年10月18日,铁矿石期货历经多年磨砺终“圆梦”上市,是全球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回顾前期研发阶段,有国际专家曾表示,铁矿石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价差波动大,不利于长期开展期货实物交割,实物交割的合约“几乎不可能做到”。

  尽管如此,为让期货价格更好地传递我国市场信息、发出“中国声音”,大商所迎难而上,立志打造全球首个实物交割、以我国港口为交割地、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期货合约,研发出了一整套既贴近产业实际又经得起市场考验、既体现国际化标准又具备中国特色的合约规则。在各方支持下,曾经国际专家口中“几乎不可能做到”的铁矿石期货,如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铁矿石衍生品。

  铁矿石期货上市后迅速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为钢铁产业提供了反映铁矿石真实供需状态的价格信息,引导矿价从高位回落。“铁矿石期货上市后,相对客观地反映了铁矿石供求关系。其后,铁矿石价格从1000元/吨一路下跌至2015年末的300元/吨左右,这其中既有钢矿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影响,又有期货价格长期贴水现货、引导价格下跌预期的作用。”某华东大型钢铁企业相关专家表示。

“一品一策”

持续完善煤焦矿合约规则

  要发挥好期货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产业,贴近实体产业的合约规则是关键。近年来,大商所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理念,把“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体现在从早从严抓好风险防控、深耕细作丰富产品工具服务供给和精准施策促进期货功能有效发挥上。

  首先,以防范风险为底线,服务重要初级产品保供大局。钢铁市场是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境内外贸易环境和供需面频繁变化易造成价格波动。大商所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不断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监管能力建设,将重大风险化解在前端,稳妥应对2016年煤炭价格大涨、2019年境外矿难引发的市场波动等影响。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等多因素冲击,大商所从服务新时期保供稳价的大局出发,在煤焦矿品种上先后采取57次调整保证金及手续费标准、实施交易和持仓限额等风控措施,营造严格的市场监管氛围,为充分、有效发挥市场功能夯实基础。

  其次,以产品创新为基础,满足钢铁产业的避险需求。大商所在煤焦矿品种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一品一策”持续完善合约规则,增强合约价格的代表性和连续性,逐个攻破制约期货功能发挥的难题。铁矿石期货上市后经历了3次合约调整,2021年以来通过下调铁矿石期货标准品铁品位、动态调整标准品铁元素、增设交割品牌和交割库、优化升贴水等措施,让期货价格更好反映真实供求关系,铁矿石期现价格相关性、期货套保效率长期保持90%以上,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价格信息和有效的避险平台。

  在发挥期货功能的基础上,大商所围绕铁矿石品种进一步搭建期货期权、场内场外的多层次产品体系。2019年上市的铁矿石期权,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精准和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工具。2020年启动“一圈两中心”建设,与河钢国贸、鞍钢股份、海南矿业等41家钢铁产业服务商共建共享大宗商品生态圈,通过提供标准仓单、非标仓单交易、基差交易等业务,努力打通期现货结合的堵点,服务商品市场循环畅通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2年上线的“太钢交易专区”,针对太钢及周边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了覆盖资金管理、合约定制、基差点价、交收结算和风险防控等全周期的线上基差交易平台,在优化国产矿定价机制上渐次发挥作用。

  再次,以实物交割为纽带,提升企业参与的便利性。贴近现货推出滚动交割、品牌交割、协议交收等交割制度创新,通过在主产区增设交割库等措施优化交割布局,为企业参与提供便利。以焦煤、焦炭为例,2020年起大商所主动将焦煤、焦炭合约标准品定位由进口焦煤、出口焦炭调整为国产、内销的主流煤炭产品,将基准交割地从港口调整至山西主产区,增加滚动交割业务,既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提升了期货价格对主流现货的代表性,又为主产区企业“在家门口管理风险”创造了便利条件,支持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煤焦产业做大做强。

  “在近几年焦煤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避险需求强烈的背景下,2022年初调整的焦煤合约基本符合国家产能调控政策和环保政策,有利于上下游企业更深度参与期货套保和交割。”山西亚鑫能源集团期货部部长刘雅君说。

  最后,以精细化服务为载体,提升产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从“千厂万企”到场外期权、基差贸易试点,再到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产融培育基地,大商所始终将钢铁产业作为深耕细作的重点服务领域,以“布点、连线、铺面”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依托,让期现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和培训服务直达工厂车间。2021年参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钢铁、煤炭企业已有23家;近3年来大商所平均每年举办钢铁、煤焦类市场活动超230场次;南钢、陕钢、旭阳等21家钢铁、煤焦龙头企业已贴上了“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的标签,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营造全产业链学期货、用期货的氛围。

  自2021年9月份成为“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以来,新天钢集团累计为20多家企业举办了5场“钢铁企业风险管理培训班”等培训活动,超过2000人次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活动。新天钢旗下贸易企业——德天国贸总经理耿力伟直言,钢铁产业链企业需要借助期货工具降低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成本,在市场变化中锁定收益、熨平利润曲线。“未来我们会坚守‘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赋予的职责,把面向全产业链的期现业务培训做实、做深、做细,努力打造钢铁期现结合的区域样板。”耿力伟说道。

期现融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初显

  在上述工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钢铁、煤炭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期现结合已成为钢铁、煤炭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2021年,煤焦矿期货年成交量、日均持仓量分别为2.9亿手、131.4万手,分别占大商所总量的13%、14%,较2014年分别增长34%、71%;铁矿石期权年成交量、日均持仓量分别为1808万手、20万手,同比分别增长56%、20%。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国内主要大型钢厂在内的15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煤焦钢衍生品交易。其中,河钢、鞍钢、南钢、五矿等一大批企业主动求变,成为善用期货工具实现风险管理和保供稳价的业内标杆。

  南钢股份从2009年开始参与期货市场,形成并持续丰富基础套保、战略套保、虚拟钢厂等多层次套保模式,逐步扩大套保规模。“通过建立期货虚拟库存、买入交割等方式,为公司规避原料价格风险和稳定经营利润做出了积极贡献。”南钢股份证券部投资室副主任耿浩博说。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江苏制造业出现复工延迟、物流不畅、库存积压等情况。南钢股份积极应对,通过加大套期保值力度实现降本增效约1.2亿元,有效减轻了疫情的冲击。

  作为国有大型钢矿贸易企业的五矿,参与期货市场已有10年。在没有期货工具的时候,五矿对冲行情大幅波动风险的方式有限,导致有些货不敢接。有了期货工具以后,企业可以在采购现货的同时做期货套保,给现货上“保险”,让本不敢做的业务成为可能,企业贸易“胆子”大了,“步子”迈得也更大了。“利用10年‘套保经’,我们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为上下游企业输出衍生品服务模式,促进全行业平稳运行。”五矿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与五矿、南钢等多年参与期货市场的“老兵”相比,山西焦煤集团虽说是期货市场的“新手”,但也逐步开展了期现结合业务。山西焦煤集团销贸服务中心主任樊利亚介绍,2022年5月份,集团旗下山西焦煤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焦煤交割厂库,6月份利用期货定价的方式卖出6000吨焦煤,在探索风险管理的新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现价格

“期货方案”稳定价、助保供、显担当

  众所周知,我国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进口量连续6年超过10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多年超过80%,矿价易受境外市场波动的影响。境外矿山高度集中,而我国钢铁产业较为分散、议价能力不强,现货定价机制不完善,导致矿价长期“易涨难跌”。如何提高我国在铁矿石进口贸易中的价格影响力、在国际市场挺起“钢铁脊梁”?钢铁产业链各方在降低进口依赖、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也将目光瞄向新兴的期货市场。

  “近年来,钢铁产业和期货市场正驶入融合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钢铁企业有避险需求,尤其是在2020年以来,相关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避险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期货市场聚焦个性化风险管理、现货流通、定价透明度,已对现货定价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场外衍生品业务也在推陈出新,钢铁产融结合发展的条件成熟。”耿浩博指出。

  2018年,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标志着境外主要卖方和境内主要买方均可以在同一平台竞价交易,将期货价格的影响力从境内推向全球。截至2022年8月底,已有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英国、中国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参与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市场。淡水河谷、嘉吉等国际大型矿山、贸易企业开始将大商所价格作为定价参考。“中国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定价模式,形成更有代表性的价格,更好地服务全球贸易。”某国际铁矿石贸易商的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说。

  对外开放后,期货价格有效性和境内外影响力也“水涨船高”,推动期货市场在保供稳价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以铁矿石为例,在202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我国铁矿石等主要期货品种涨幅均小于现货价格及境外价格涨幅,并成为现货价格重要的牵制力量。宝钢资源、河钢矿业、鞍钢股份等29家钢铁企业和鞍钢精粉、河钢精粉等国产矿通过设立铁矿石交割厂库、交割品牌的方式参与期货市场。2020年以来,铁矿石期货年交割量均超过100万吨,实现月月有交割,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一致,为保障重要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期货方案”。

牵手10年

护航实体经济再出发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双碳”政策落地等对钢铁产业提出新的课题,钢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钢铁强国”质的飞跃时不我待。

  对于如何保障原料供应安全,行业专家建议要综合施策,建立安全、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启动钢铁产业“基石计划”,通过提高国产矿和废钢利用率、加大海外权益矿投资等举措,从根本上弥补钢铁产业链的资源短板,提高铁元素保供能力。同时,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尤其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彰显“中国价格”的影响力。

  如今的期货市场具备了在更深层次上、在更大范围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深化钢铁产业期现结合、通过期货市场提升我国的定价影响力势在必行。当前,大商所正在加快推进再生钢铁原料期货上市,做好铁矿石航运运价、公路货运物流运价等指数及衍生品的研发工作,深化“一圈两中心”建设,继续为太钢等企业打造功能更丰富、交易更便利的交易专区,努力推出更多满足钢铁产业需求的产品,形成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衍生产品体系。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至今,大连期货市场与钢铁产业已共同走过9个年头。2023年,铁矿石、焦煤期货也将迎来上市10周年。这10年,是期货市场与钢铁产业风雨同舟、共生共荣的10年。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个10年,以高质量期货市场护航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供稳价大局和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