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矿山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整个钢铁产业链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钢铁工业和矿山产业应共同承担起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长期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11月23日,在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双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称“双碳”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以《以“双碳”目标为切入点 共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为题发表讲话,分享了自己对“双碳”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按照钢协党委的要求,中国冶金报社把钢铁行业“双碳”工作的宣传报道作为十大宣传重点战役,这其中也包括冶金矿山行业的“双碳”工作。“中国冶金报社以‘双碳’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全力讲好冶金矿山的绿色低碳故事,展现冶金矿山低碳环保的新形象,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冶金矿山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他说。
面对“双碳”世纪挑战,钢铁业算好“减碳账”全力以赴
“中国钢铁正在进入绿色和低碳发展叠加的时期,实现‘双碳’将是中国钢铁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陈玉千表示,既要按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控制大气PM2.5,又要如期完成“双碳”目标实现温控不超过1.5摄氏度,各种矛盾交织,为减碳带来诸多挑战,中国钢铁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要大于缺铁少钢年代增加产量的难度。
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钢铁行业“双碳”工作至关重要。从历史排放量来看,中国并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目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从当前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看,中国却是最大的碳排放国。这其中,钢铁行业是中国第二大碳排放行业,钢铁行业不“脱碳”中国经济就无法“脱碳”,因而备受关注。二是减碳时间紧。欧美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年~7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有30年,对于钢铁行业这样的碳排放大户更是难度加倍。三是降碳难度大的长流程炼钢工艺在中国钢铁工业占据主流。采用长流程工艺,每吨钢排放1.85吨二氧化碳,短流程则只排0.4吨二氧化碳。在我国,长流程工艺生产的粗钢产量占比90%以上,而该工艺的降碳技术还在摸索研发中。四是“双碳”投资是空前的、长期的。据专家测算,若实现温控2摄氏度~1.5摄氏度,我国“双碳”投资将达到100万亿元~136万亿元。“按照钢铁行业占比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8%计算,钢铁行业需连续30年每年投资几千亿元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加之还有4亿吨钢铁产能要求2—3 年内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按每吨投资360元左右计算,还需要投资1500亿元左右(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已投资约1500亿元)。”陈玉千算了一笔“减碳账”。
陈玉千表示,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钢铁人坚持以绿色制造为世界留下中国印记,为全社会的碳减排做出积极贡献,扎实研究低碳转型的务实路径,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钢铁工业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积极行动,将‘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制造’列为两大发展主题,积极推进‘三大钢铁改造工程’(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极致能效),相继成立钢协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发布钢铁行业EPD平台和《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 中国宝武、河钢集团、包钢集团、鞍钢集团、中信泰富、建龙钢铁、德龙钢铁等也发布了各自的‘双碳’行动方案等,这些正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扎实行动。”他说。
以委员会成立为开端,冶金矿山行业低碳发展应力求实效
“我国钢铁行业生铁产量在世界的占比近70%,需要消耗大量的矿石资源。因此,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矿山企业必不能缺席。”陈玉千指出,独行快,众行远。钢铁产业链是紧密关联、不能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矿山、钢铁企业都需要以“双碳”目标为切入点,以“双碳”委员会成立为开端,携手并肩,共建绿色低碳的钢铁产业链。
为此,他结合行业实际,对冶金矿山行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双碳”委员会要加快成立铁矿行业“双碳”工作专家组,及时发布铁矿行业“双碳”方案,同时加快形成以“双碳”为导向的设计、开采、生产和管理的考核体系。陈玉千介绍道,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矿能耗占铁精粉生产能耗的45%,选矿能耗占55%。而在选矿能耗中,磨矿能耗超过选矿环节的50%。“对矿山的统计和考核,既要关注产量和效率,又要关注碳排放。可以通过在入选品位、多碎少磨、优化工艺、设备大型化等方面想办法降低能耗,从而实现降碳。”他同时建议,要充分利用矿山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大幅降低碳排放;还可以进行矿山复垦,增加林业捕集收存碳等。
二是加大国内铁矿石资源开发力度。当前,为实现“保资源安全”的目标,钢协提出了补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的“基石计划”,其中,到2025年要实现新增1亿吨国产铁精矿的目标。“国家正在用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机制解决资源短板,采取各种方式支持国内铁矿开发。如辽宁省就采取‘容缺审批’,一年完成铁矿项目的全部审批,比以前节省29个月。冶金矿山行业应紧抓政策机遇,加快铁矿开发,在发展中创新、在实践中降碳。”陈玉千介绍道。
三是强化技术创新与合作。“双碳”“零碳”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但也为上下游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陈玉千建议,钢、矿需要面向“零碳”的突破性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作出不同以往的筹划与合作,着力构建上下游紧密结合的“双碳”生态圈。
四是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我国的智慧矿山已经出现一些案例,而西鞍山铁矿项目一经投产,将把矿山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到难以企及的高度。”陈玉千举例道,西鞍山铁矿在国内首次采用盾构机打井巷施工,每月掘进500米左右,速度是以前的好几倍,同时采用斜井胶带开拓,解决了过去主井箕斗能力提升的瓶颈,使单体地下铁矿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超过国内现有露天铁矿的开采规模,智慧生产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绿色化水平。
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这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冶金矿山企业在绿色、智慧矿山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对资源保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宣传不够、强调不足、典型示范不强,不利于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陈玉千表示,基于这个目标,中国冶金报社从去年开始,就进行了钢铁产业链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的评选,推选并大力宣传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的企业,为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陈玉千最后表示,“双碳”委员会成立仅仅是一个开始,之后的工作更多、更繁重、更艰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冶金矿山行业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以具体行动建设高水平的绿色低碳冶金矿山,推动铁矿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