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很多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本身收益明确,现金流充裕,是金融机构眼中的好项目。钢企仔细做好对接工作,就一定能够用好、用足绿色金融为其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在12月9日召开的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专职委员卢汉文在讲话时,明确指出了绿色金融与钢铁行业实施节能减排降碳项目之间的关系,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绿色金融、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降碳项目与绿色金融对接需要做好的5项重点工作。
绿色金融是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资、项目运营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基金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其中划分了六大类,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升级、绿色服务。钢铁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都包括在上述目录中。
在“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要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仍面临一些困难。例如,企业“包袱”重、资产负债率高(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由5年前的70%左右降至62.27%)、产能压减任务重、减排约束压力大、技改资金投入大、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盈利能力弱等。
“部分钢企在‘双碳’目标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今年,钢铁行业的盈利情况不是很理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月—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759.7亿元,同比下降3.6%;营业成本为43326.5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利润总额826.1亿元,同比下降68.7%。今年上半年,一些典型的上市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0%左右。其他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部分为60%以上,有的甚至高于70%。钢企的财务压力比较大,无论是发债还是找银行融资都比较困难。”他讲道,“当然也不乏机遇。钢铁行业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此外,很多节能减排降碳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
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超低排放改造,没有资金支持,任何项目建设都无法落地。为此,他建议,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降碳项目与绿色金融的对接需要做好以下5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构造一个好的项目或项目包。“很多企业关注的重点是资金如何落实,但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资金虽然重要但不是首要的,关键还是要看一个项目的建设运营有投入有产出、经济效益有保障、良性运营、可持续发展。”他解释道,“如何去构造一个好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整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比相对可观。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包的投入产出收益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低于6%~7%(不同行业、不同项目、不同主体不尽相同)。这可以是一个独立清晰的技改项目,可以是生产线的上下游项目组合,也可以是有收益和无收益组合构成一个项目,以确保项目整体的收益率较高。收益率越高,项目越有吸引力。”
二是要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内部收益率)、资金构成建议、项目建成与运营风险分析,其对于一个项目能否成功与绿色金融对接至关重要。
三是确保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完备。
四是落实投资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如果企业自身实力弱、资产负债率高、项目建设力量不足、运维经验少,可以引入合作伙伴,构造稳定可行的合作模式。
五是落实项目资金。在确保资金能够到位的前提下,降低(融资)资金成本,提高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同时,钢企也要用好财政、金融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手段,了解金融机构的关注点和风险偏好,做好引资和融资申请。
最后,金融机构与企业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融资申请要做好尽职调查、合作谈判、企业信用评级等一系列工作。授权评审报告就是金融机构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企业授信、企业贷款申请的论证分析报告,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意义、借款人分析、股东分析、项目评审和行业分析等。这些要素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得到银行的贷款批准。“当然,企业的实力、项目的好坏也决定了其能否与金融机构顺利合作。”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