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核心竞争力 新一轮国企改革蓄势待发

   2022-12-28 经济日报154

2021年,“科改示范企业”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6327.5亿元。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有力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鞍钢集团所属鞍钢矿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引入8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67.1亿元。此举标志着鞍钢集团在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上迈出重要步伐。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功收官,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蓄势待发。国资央企将锚定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改革,踔厉奋发,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出市场化改革“新路径”

近年来,紧扣“市场化”这一关键主题,国资央企直面改革难点,勇闯改革“深水区”,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一批批重点改革成果不断涌现。

一方面,混改扩面,下好激发新动能“先手棋”。

“本次成功‘引战’,充分体现资本市场对于鞍本整合后新鞍钢发展前景的信心,对推动鞍钢矿业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更好地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抗御风险能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鞍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混改浪潮中,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联通、国家电网、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央企混改相继破题;中粮集团、东航物流、宝武钢铁等国企混改竞相落地。此外,从“双向混改”到“央地合作”,多形式、多路径的混改稳步推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近年来,层级更高、规模更大的重点领域央企混改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目前,央企所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非公资本占央企所有者权益比重逾38%。

“下一步,国资委将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重点放到转机制上,发挥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混改企业率先推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用好用足中长期激励政策,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增强活力动力,提高效率效益。”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

另一方面,重组整合提速,走出市场化改革“新路径”。

近年来,央企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演绎加速度。先后完成了一批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组项目。如2021年,“两化”重组新设中国中化,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实现了“1+1>2”的重组目标。近日,中国宝武与中国中钢启动战略重组,中钢集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钢铁航母”正破浪前行。

同时,央企专业化整合进一步提速。2022年7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现场举行13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10月,又有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落地。中国航发、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中国融通、中国矿产资源、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铁塔、中国物流集团等一批重要骨干企业相继组建,在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将适时研究组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新要求的新企业,并以优势企业为主体,深入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

构筑中国制造新“编队”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做好了可能成为推动中国联通转型升级的‘最大增量’。”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近日表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央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头号工程”,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培植赶超发展的“新引擎”。

11月2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批量生产制造大型客机的能力。从高铁飞驰、巨轮远航,到“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再到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近年来,国企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项目惊艳亮相,擦亮中国制造“新名片”。

“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三个一批’的形成,为‘十四五’时期央企科技创新启航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

为更大力度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初,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实施“科改示范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创新尖兵。

相关统计显示,2021年,“科改示范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5.4%,远高于央企平均水平,也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科改示范企业”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6327.5亿元。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有力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科改示范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较2019年增长34.5%和45.9%。

作为“十四五”央企头号任务,央企科技创新正迎来“升级版”政策力挺。“央企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到今年年底,中央工业企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要达到5%以上。”翁杰明要求,打好政策应用“组合拳”,丰富政策“工具箱”的应用场景,发挥不同激励方式对不同人员的差异化激励效果。

开启新一轮改革行动

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蓄势待发。

“核心竞争力将成为衡量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新标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下一步,国资央企改革将以市场化经营为方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分类改革为基础,以公司治理为抓手,以企业家精神为动力,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有望形成新的改革部署。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认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国有经济的身份决定了国企必须提高竞争力。国企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在知本咨询国企产权研究院院长常砚军看来,“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是国企改革的长期目标之一。他进一步指出,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是国企市场化经营的基本元素;三大机制中,治理机制是“锚”,是推动和牵引用人市场化和激励市场化的总抓手,而股权改革和股权结构优化,又是治理机制的“火车头”,是企业改革的重要起点。

“按照‘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要求,下一步,国企深化股权和治理结构改革,需在三个方面积极行动,”常砚军认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应明确混改进度要求和质量标准;在上市公司股权改革方面,应加快引入战略股东;在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方面,应加大力度,细化政策。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的扩大会议指明了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重点。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