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低碳钢铁产品认证体系,促进钢铁产业链延伸与协同降碳

   2023-03-07 中国冶金报106

当前,在“双碳”背景下,钢铁下游产业链提出了供应低碳钢铁产品、量化评估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LCA)的新需求。以宝马汽车为例,生产一辆中型纯电动汽车所用钢材的碳排放约占其供应链端碳排放的20%。

“下游客户的低碳需求为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同时也对钢企提出了加快低碳产品研发、提供可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等新要求,钢铁行业对低碳产品认证体系的需求愈加迫切。”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兰玉指出,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钢铁产品还是各类“碳关税”政策的关注热点。

“加快建立符合我国特色和利益诉求的低碳钢铁产品认证体系,是解决钢铁高质量发展、钢铁产业链延伸与协同降碳、应对碳排放国际贸易壁垒的工作基础。”为此,他提出4点建议。

一是加快建立完善的低碳钢铁产品认证体系。“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构建‘一中心多平台’的低碳产品评价认证体系,满足产业链下游对产品碳足迹评价、低碳产品认证的要求。”王兰玉建议。“一中心多平台”,即以行业性平台(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EPD平台)为中心,重点推动国际互认、为行业提供参照标准;鼓励大型钢企研发基于共同标准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和软件平台,通过平台互认,丰富完善低碳钢铁评价认证体系。

二是制定低碳钢铁产品统一标识体系。“统一的低碳标识体系是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体现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一中心多平台’的认证体系将为低碳标识统一化提供基础。”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委托钢铁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共同研究国家低碳钢铁产品标识的统一建设。

三是鼓励钢铁与汽车、建筑、机械等产业链下游重点行业的低碳协作。以低碳产品认证和统一标识体系为支撑,推进高性能、高耐候等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钢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要建立评价方法和标准,合理评估钢铁材料对产业链降碳贡献度,研究制定碳减排收益分配方法,提高产业链协同降碳的积极性。

四是供需两侧同步发力,助推低碳钢铁工艺技术研发。“以产业链下游对低碳产品迫切需求所传递的压力为切入点,鼓励钢铁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耦合发力,推动钢企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