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 (第四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暨2022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北京专场”上,与会嘉宾认为,标准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快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推进质量分级在不同产品应用领域的应用、扩展,以标准化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补短板’。对于中国钢铁工业,应提高科学实验的验证能力,通过数字化的发展和应用来解决数据互认、标准互认的问题。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转型,真正培养出一批全球公认的能够站在世界产业链、价值链顶端的世界一流企业。”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张晓刚表示。
张晓刚强调,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技术之争最终归结于标准之争。企业品牌价值的背后实际上是品质、是质量、是更高标准,一流企业要用标准助力创造。我国钢铁企业应将自身商业战略与标准化战略有机结合,解决好创新问题、人才问题和理念问题,走出独具企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原司长、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认为,标准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标准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推动“双碳”标准化工作是落实我国标准化和“双碳”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国内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举。
在推动我国“双碳”标准化工作中,于欣丽建议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实践探索,推动“双碳”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新模式;二是加强人才供给,打造“双碳”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三是深入交流合作,拓展我国“双碳”国际标准“朋友圈”;四是凝聚发展共识,创新碳排放责任共担的新话语体系。
“钢铁产品的质量对于下游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钢铁产品性能波动大、质量优劣差异大是市场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钢铁产品质量分级认证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用户和市场对产品分级的需求,符合行业生产应用实际,利用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和体系,对于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和优质优价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表示。
在范铁军看来,质量分级认证工作,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标准并指引了方向,以及对企业产品推广和下游用户采购、应用提供了依据。加快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推进质量分级在不同产品应用领域的应用、扩展,将有利于促进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推进钢铁产品的质量分级认证,将会向下游制造端延伸,进而促进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
作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副董事长高一平表示,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应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持续优化标准体系的管理,积极引导先进团体标准的制定。要以标准创新助推民营钢铁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民营钢铁企业应把开展标准化工作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在提升和改善企业整体绩效基础上,强化正确标准化管理理念,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和转化应用,推动民营钢铁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